治超风向标

2009-7-30 13:1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7月23日,全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本次会议是在治超工作转入长效治理阶段后,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监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纠风办等全国治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出席会议。 
  山西经验大获好评 
  在会议首日交流会上,来自山西、陕西、北京、山东、河南、江西、广西、青海、安徽9省市代表依次介绍了当地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如,陕西、山东等省强化源头监管、实行“一超四罚”的做法;北京市公安、交通两部门联合办公、联合执法、联合建站、联合督查、联合宣传的经验;河南省工商、公安、交通部门联合治理非法改装车辆的行动;江西等省落实机构编制、构建长效机制的探索;安徽等省取消政府还贷二级路收费后、将收费站成建制转为治超站的措施,都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交流会后,代表们参观了清徐亚鑫焦化厂源头监管、国道208线治超检测站、小店治超检测站、小店高速公路入口不停车检测系统以及晋中市治超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山西的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山西省政府副省长牛仁亮介绍说,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基地和能源大省,在铁路运能不足的情况下,公路运输成为晋煤外运的主力,38万辆货运车辆成为山西经济的重要支撑。受经济结构和利益驱动的双重影响,非法超限超载运输一度使山西成为全国超限超载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给山西的公路桥梁安全造成严重破坏。山西治超一度面临严峻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省委、省政府从经济社会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了“不要带血的GDP”。从2007年12月19日开始,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超总行动,坚持政府治超、依法治超、源头治超、科技治超、责任倒查、重奖重罚、经济调节、机构保障的综合治理措施。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表示,山西经验可以总结为四点。首先是坚持政府治超,形成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的治超格局。其次是坚持依法治超,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再次是坚持源头治理,实现标本兼治。最后是坚持责任倒查和重奖重罚。不到两年时间,山西有400多名干部因治超不力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10家企业受到处罚,还有一名在职县长被免职。与此同时,还把治超工作与建设资金拨付挂起钩来,对治超成绩突出的市县,给予巨额奖励;对治超反弹的市县,实行交通项目限批。 
  治超取得明显成效 
  7月24日上午,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讲话中谈到,各地治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主要表现为路面联合执法机制得到巩固、部分地区初步形成区域联动格局、源头监管范围不断扩大、立法进程明显加快、治超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信息化、科技化水平明显提升、成品油税费改革对于消除超限超载利益驱动起到重要作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李盛霖指出,经过三年集中整治和两年来的长效治理,治超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体现为“三个下降、三个提高、一个基本解决”。“三个下降”是:车辆超限率持续下降,全国干线公路货车平均超限率从2007年底的9.9%下降到目前的6.7%左右;道路货运车辆交通安全事故下降,2008年全国道路货运车辆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2007年降低21%、12%、13%,重特大恶性事故有所遏制;随着燃油税费改革的到位和部分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的取消,运输成本明显下降。“三个提高”是:公路路网好路率、公路通行效率以及道路运输企业效益均有提高。“一个基本解决”是:养路费改成燃油税,车辆大吨小标问题基本可以解决。 
  纵深推进难度加大 
  尽管治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李盛霖也谈到了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深层次原因尚未消除,长效机制远未健全完善,治超工作向纵深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当前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省区市进展不平衡、部分执法人员产生厌战情绪、源头治理不到位、超载车辆严重威胁桥梁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个别地方和人员执法行为不规范。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深化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对治超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此外,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逐步取消,也容易出现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超载超限车辆增多的情况。据了解,取消收费后,安徽省普通公路超限率增加了28.6%,黑龙江增加了41%。 
  “绿色通道”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实行“三不”政策,也容易使一些农产品运输车辆以假充真、故意超载。处理好“绿色通道”畅通与避免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矛盾,是当前对治超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李盛霖指出,对当前的治超工作,既要看到问题和挑战,更要看到有利条件。经过五年的有效治理,治超工作得到广泛理解支持,治超政策得到广泛宣传;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外部需求萎缩,公路货运量下滑,货车报停歇业增多,有利于优化运输结构,淘汰非法车辆;车辆“大吨小标”基本可以解决,有利于促进车辆核定载质量标准与治限标准的统一;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以及撤销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点后,运输成本降低,车主负担减轻,合法装载利润得到保障,“不超不赚钱”不再有市场,治超社会环境趋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税费改革人员安置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要从改革涉及人员中择优选择部分人员充实和加强路政和治超工作,为健全治超工作机构、充实人员、解决编制问题创造了条件。 
  建长效机制是关键  李盛霖指出,今明两年是巩固治超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时期。全国治超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学习推广山西治超经验,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坚持路面执法与源头监管并重,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完善治超长效机制,坚决遏制反弹,努力推动治超工作再上新水平,促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 
  李盛霖透露,《公路保护条例》已经列入国务院一类立法计划,近期有望出台。随后,交通运输部将出台配套规章和文件。各地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争取地方立法资源,推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出台。 
  李盛霖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把执法队伍建设和规范治超执法行为重点,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各级领导带头进行明查暗访,及时纠正和查处以罚代管以及乱收费、乱罚款、重复罚款等行为;坚持在治超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及时曝光治超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坚持强化治超检测站点的监督管理,确保站点设置严格按规定程序,报省政府批准,坚决杜绝违规设站;坚持治超执法“五不准”、“十条禁令”等规定,严厉打击执法人员与“车托”勾结非法护送车辆的行为,净化执法工作环境。 
  最后,针对桥梁安全管理问题,李盛霖强调,要高度重视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加大危桥改造力度、分类处治,切实做好现有危桥的安全运行管理、全面做好桥梁养护管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