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道三元里大道拟建BRT

2009-7-30 0: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5年,广州市的交通将变成什么样?可能在一些市民的脑中会浮现出一幅拥堵不堪的图像。但一项最新出炉的研究报告《广州市城市交通改善实施方案研究》却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一快一慢”的交通路网、P+R的换乘出行方式、互不干扰的客运和货运、安静舒适的交通环境。为了实现这一蓝图,广州市将在2010年前安排356个项目,总投资260亿元;2015年前安排实施项目726项,投资估算410亿元。    
  新交通战略提倡“控制需求”    
  昨天,“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示范性项目管理办公室”挂牌仪式在广州大厦举行,该办公室就设在现有的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办。在挂牌仪式上,还举行了全球环境基金(GEF)转赠协议签字仪式,由GEF赠资第一期75万美元,支持广州市对未来的交通需求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广州市已经完成新一轮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广州市城市交通改善实施方案研究》(以下简称《方案研究》),并获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该研究可称为广州市城市交通战略的一次“革命”。研究认为,像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交通供给不可能无限制满足需求,必须从过去“单纯强调增加供给”向“供需平衡”转变,从而提出了“控制需求”的口号。在控制小汽车过度使用的同时,大力开展“公交优先”,引导个体交通方式向公交方式转变。    
  “清洁货车”将成首个试点    
  研究提出,一定范围内抑制交通需求的增加,以取得“供需平衡”,是未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努力方向。为此,广州市可能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比如小汽车牌照限额发放、老城区实行单向交通组织、征收中心城区拥堵费、停车场分级定价、特定期间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汽车牌照拍卖制度等措施。“交通需求控制”将使部分个人小汽车出行转移到中心区外围,从而为公交优先提供良好环境。    
  在《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广州市将建设“城市及交通示范性项目”。这些项目以2010年和2015年为时间控制点,分为近期项目和中期项目。依据计划,在2010年前,广州市将安排356个实施项目,投资估算260亿元。2015年前安排实施项目726项,投资估算410亿元。这笔巨额投资将由GEF赠款、世界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解决。    
  为协助广州市备战2010年亚运会改善空气质量,城市交通发展示范项目将把清洁货车试点项目作为第一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广州市将选取一定数量的货车免费进行设备技术测试和驾驶员培训,检验货车在节油降耗等方面的效果,推动货车行业的节能减排,促进城市空气环境改善。 
  城市交通改善实施方案研究课题一览    
  1.路网改善    
  珠江新城    
  将组织单向路网    
  随着内环路、环城高速等重点道路的开通,广州市已经搭建起城市快速交通的主骨架,但是在不少片区,其路网仍存在断头、道路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广州市将重点改善天河中心区与新城市中轴线、琶洲—员村地区、老城区、海珠区中西部、同德围地区、金沙洲—大坦沙地区、白鹅潭地区、白云新城、奥体地区、大学城及周边、新客站地区等17个重点地区的路网。同时,着重优化上下九路周边、绿茵路的交通组织。    
  针对目前珠江新城建成道路窄、小路多,未来该片区将组织单向道路网。    
  2.公共交通改善    
  重要道路    
  规划公交优先车道    
  中山大道上BRT试验线正建得如火如荼,明年亚运会前可全部通车。2015年之前,广州可能将再增加两条BRT。中期规划广州大道BRT,长15.7公里;远期规划三元里大道—解放北路BRT,长7公里。    
  公交改善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公交优先,而体现公交优先的重要手段又是优先保障公交车的路权。广州市将在黄沙大道、机场路、广园路、人民路、沿江路、东晓路、工业大道、天河路等重要道路规划设置公交优先车道,专供公交车行驶,这样就可以避免社会车辆与公交车抢道。   
   广州市还将以枢纽带动公交系统一体化,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分级标准,选取公园前站、鱼珠站、浔峰岗站3个典型枢纽进行示范型设计。    
  3.非机动化交通改善    
  地铁站周边    
  规划单车保管站   
   “一快一慢”是当今城市交通规划中比较流行的思路,“快”是指城市快速交通系统,而“慢”则是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等可以体现城市生活品位的道路系统。未来,广州将结合历史文化特点,建设有广州特色的绿色文化步行走廊,在老城中心区打造“羊城绿色文化走廊”,进一步诠释城市步行功能。    
  记者注意到,规划中的“老城区绿色文化走廊”集中在越秀区的中心区,这里2000多年来一直是广州市的城市中心。“文化走廊”范围西至人民公园,东至农讲所,南至北京路,北至三元宫。“文化走廊”内包括南院国宫、北京路遗址、中山纪念堂等广州最重要的“文化地标”。    
  如今在国内许多城市,骑自行车与地铁进行接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未来广州也将基于2020年轨道交通线网,在地铁站周边规划162个非机动车停车场(单车保管站)。其中,近期将规划97个非机动车停车场,总计泊位约56790个。    
  4.公共停车改善    
  将建24个    
  “P+R”换乘停车场    
  近年来,广州市停车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老城区土地捉襟见肘的现状也决定了停车场资源几乎没有潜力可挖。对此,《改善方案》提出应当对停车场进行“供应和需求管理”,统一停车场立法、制订合适的价格政策等措施。比如对不同区域的停车场,制订不同等级的停车场收费标准,用经济杠杆调节中心区交通负荷。    
  有关部门将运用公交可达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内各区域公交可达水平进行评估,从而提出停车需求预测,合理规划路外公共停车场总计194个,泊位43491个。同时鼓励各类商厦、单位的配建停车场对外开放,提高现有停车泊位的利用效率,达到停车泊位共享的目标。    
  随着市民居住“郊区化”趋势日益凸显,郊区与市区交通衔接成了市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城市,“P+R”(即停车场+地铁)这种高效、节约的出行方式应运而生,政府在郊区地铁站周边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人们早上开车到地铁站,把车放在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去上班。2015年之前,广州也将积极鼓励“P+R”停车换乘方式,在地铁站附近设置24个P+R换乘停车场。     
  5.货运交通改善     
  2015年前     
  实施“客货分离”     
  广州是一个“物流大市”,众多货车穿城而过,给城市交通增添了不少负担。为了改善城市货运交通网络,广州到2015年前将实施“客货分离”,划定货车禁行范围,在禁行范围外规划货运专用通道,对货车进行规范。市区内的货运站场也将“洗牌”,有关部门将运用货运站场“积分制”办法,渐进式地协调中心区货运站场布局。     
  6.对外交通改善     
  逐步在市区外围     
  建对外客运枢纽    
  对外交通衔接方面,有关部门将从区域的角度,特别是现阶段广佛同城化对接的角度,以现有区域交通干道网方案为基础,提出广州市高等级道路网整合方案。近期广州将建设高快速路474公里,总长度达3191公里。    
  以广州新客站为开端,广州市将逐步在市区外围建立对外客运枢纽,并用轨道交通将大型对外枢纽与市区连接起来。   
   7.智能交通改善    
  开发“广州特色”交通信号系统   
   目前,广州市交警、交委等部门各有一套交通信息资源,2015年之前,在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将建立交通仿真评估中心,能够真实地评估某一地区、某一道路的通行能力、车流量等情况,从而为各级交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有关部门还将开发一套广州自己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将贯彻“公交优先”的原则,同时又能适应广州市特殊的交通情况。    
  8.交通需求管理    
  老城区天河区将成交通拥堵费开征试点    
  交通需求控制的主要内容,是运用政策和经济杠杆对小汽车过度使用进行控制,同时在用地规划、设施建设、路权分配、财政扶持等方面向公交倾斜,引导个体交通方式向公交方式转变。    
  为了达到“需求控制”的目的,广州市将来或开征交通拥堵费,即在繁忙时段或繁忙路段,对进入中心区的社会机动车辆收取费用。道路拥堵费在伦敦、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都有先例。道路拥挤收费将在广州先进行小范围试点,再逐步扩大。研究建议,在广州市内环线范围内采取拥挤收费措施,收费试点区域先考虑老城区或者天河地区。    
  此外,广州市将保持对中心城区禁摩和电动自行车限行,这一政策还将扩大到番禺、花都区。同时优化和调整现有的货车禁行范围和时段,减少客流高峰期间货车对客运车辆的干扰。    
  9.交通安全改善    
  开展事故数据收集分析    
  有关部门将针对广州市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研究:一是事故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二是事故调查程序及内容,三是事故和死亡成本计算,四是道路交通安全审核,五是城市安全管理目标。   
   10.环境改善    
  设低排放区绘噪音地图    
  通过改善交通系统从而改善城市环境,是新一轮城市交通改善的目的之一。未来,广州市将加速高污染车辆的淘汰进程,通过车辆环保标志分类标准的提升以及限行范围的修订,来限制高排放车辆的使用。广州市还有可能建立“低排放区”。汽车燃料将从现在的汽油、柴油单一结构,变为包括改进型传统燃料、LPG替代能源在内的“多元化汽车燃料”格局。    
  研究还提出控制交通噪声污染的思路,比如在主干道上设置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绘制广州市的噪声地图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