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港口集团:握指成拳 运筹487公里蔚蓝海岸线

2009-7-28 10:2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嘉宾: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 周杰
河北港口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黄建华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邢录珍
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薛维君 
撰文:张晋颖 王艳华 王丽平 
【新闻背景】 
7月8日,以世界最大散货港口运输企业秦皇岛港务集团为基础组建的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该集团主要开发、经营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综合港区等港口资源,总部设于石家庄市,总资产180亿元,年设计通过能力2.58亿吨,远期规划建设泊位150多个、吞吐量近10亿吨。
从这一天开始,我国北方港口行业增添了一个巨无霸型企业,我省港口建设进入一个统筹规划、主导推动、集约开发的时代。
这次由省政府一手促成、堪称"史无前例"的整合,发生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我省现代产业格局调整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之下,吸引来的各方关注度极高。
此时,投资巨大、号称河北一号工程的曹妃甸港建设如火如荼,黄骅综合港又已吹响了开发的号角,这两大港区的地位,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河北未来两大经济增长极。
此刻,河北港口集团横空出世,主导河北新增港口建设,规划实施百年老港秦皇岛港西港东迁工程,未来还将围绕旗下数十家港口企业进行整合重组……这一系列的大手笔布局,将如何改写我省经济版图,带给腹地怎样的产业变局和商机?我们特意请来此次事件的各方主角,齐聚本刊"会客厅",给以全方位解读。 
A 理顺体制激活生产力 
主持人:国有企业的整合,往往受到“究竟是否符合市场规律”的质疑,然而此次河北港口集团的组建,来自各方的声音却似乎相当一致。
黄建华:的确如此。河北港口集团的组建,虽然由省委、省政府主导推动,但不同于国内许多地方的港口整合,其内在是靠资本的纽带缔结完成的,是实质性整合。
作为整合主体的秦皇岛港务集团,是一家国内不多见的百年企业,1898年由清代光绪皇帝御批开埠建港。早在河北港口集团成立之前,就已经投资控股唐山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沧州渤海港务有限公司、秦皇岛港务集团山海关码头有限公司,开展异地码头经营、港口货物装卸、仓储等业务。所以说,那个时候秦皇岛港务集团就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河北港口集团了。这次港口整合是“水到渠成”,并非“拉郎配”。
邢录珍:整合成立河北港口集团,带给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的是战略性发展机遇。
2008年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上市的计划。这次整合重组,我们的母公司由原来的秦皇岛港务集团变为目前的河北港口集团,规格提高,实力增强,让我们在岸线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获得了省域范围内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整合带来的项目及政策等利好,将使我们在上市中募集到更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反过来又壮大自己的实力,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成为更好的投融资平台———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
黄建华:今后,河北港口集团将主导开发、建设、经营秦皇岛、唐山、沧州所有新增港口。可以说,整合突破了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让企业在成长到一定高度、有了突破性发展的要求时,得以顺利跃上新平台,其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的释放。
港口的固有特点之一就是地域性,地理位置决定经营的最基础条件,你不可能把秦皇岛港搬到沧州去经营,这种区位的局限是企业自身所无法突破的。因此,整合带给河北港口集团的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同时也是经营视角和战略高度的变化,是质的飞跃。如果说原来的秦皇岛港务集团是立足秦市放眼河北,那么现在的河北港口集团就是立足河北放眼全球。
薛维君:事实证明,零散的各自经营,结果是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每一个企业都长不大做不强,在同等的产业环境下无法与外界抗衡。我们的港口经历了这么多年艰难的建设,“握指成拳”式的整合已经呼之欲出,这是企业过渡到新的成长阶段的需要。它能够促进全省港口间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改变以往以运煤为主的功能单一的弊端,将整个产品和服务结构向综合立体转变,有利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企业,这是我省港口企业在环渤海十几个港口的竞争中赢得话语权的必要之举。 
B 港口建设适度超前才能有效拉动腹地经济
主持人:港口的核心功能是运输,而运输企业必然面临着运力同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如何去看待河北港口集团这个巨型企业,以及它未来规划中巨大的建设规模?
黄建华:工商业的竞争,谁成本更低谁生存发展,往往就是“最后一公里”的争夺。就目前来说,基础、大宗的物流,最为安全廉价的方式仍然是港口运输。从这样的逻辑关系看,拉动河北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就是我们的沿海港口建设和功能配套。
放眼以黄河、长城为脊梁的中国北方经济带,其东向出海口的交汇点就在环渤海,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地恰是这个扇面的三个出海口。河北港口集团将要主导建设的现代化港口,是对接北方经济带最便捷的出海口,能为腹地区域内工业、商贸、信息、物流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依托,也为中国北方地区的产业向河北沿海集聚、促进河北经济总量跃升提供了基础。
这也正是省委、省政府组建河北港口集团的深意所在。30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要搞活,开放是基础。因为开放的内在本质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实现最优化配置的方式要看各种要素的流动性。你从地图上看,凡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就比单纯的内陆要好,因为它的开放性带来流动性,带来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所有商圈的必备条件。
邢录珍:港口建设同货源需求匹配这个问题,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早有争议。但根据目前的实践,我认为,港口建设应该适度超前。因为它是一个先导产业,相当于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才能拉动经济,道理相当于“要致富、先修路”。港口建设容量有限,腹地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后边没有企业支撑,临港物流产业也发展不起来,这是一个连带的循环效应。
薛维君:港口企业的实力强弱,不是大小的问题,较量的是运输和物流业的发达程度,要靠真正的市场需求。港务发展同经济的良性互动带动腹地经济,腹地的产业发展同时为港口提供源源不断的成长要素,这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环渤海五省二市的核心区域,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经济增长极,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它的发展速度将是超常规的。这种背景下,维持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能量转换的规模、总量、速度都会快于其他地方,这正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高成长性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有其固有的阶段性规律,你不及时占领,就会被甩在后头。河北港口集团的成立,恰恰是一个在时代大需求到来之前提前进入、提前培育、提前成长的主动之举。 
C 港口竞争是综合性全方位的竞争 
主持人:目前,环渤海区域沿海各省都已经意识到沿海经济对于整个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港口整合方兴未艾,竞争也如火如荼。我省的沿海岸线位于中部,北有辽宁,南有山东,请结合我们的港口特点谈谈,如何发展才能克服劣势发挥优势?
黄建华: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港口行业快速发展,能力和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但是与国际和国内先进港口相比,存在功能单一、结构不够合理、尚未形成整体合力等问题,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带动作用不够。此次整合组建河北港口集团,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组建一个实力雄厚、运管专业的港口投资主体来解决这一问题。
集团未来的战略,首先要保持和强化原来"世界第一"的煤炭运输优势,确立我们"全球散货港口领导者"的地位。同时整合发挥秦唐沧三地港口的各自优势,均衡发展我们杂货、集装箱等之前不够突出的业务板块。
目前我们也在做物流的一个规划。这既是国家重点拉动的产业之一,也是我们所欠缺的。要把以前的各自为战、单纯经营港口业务,调整到打造全省性综合物流集团的路子上来。港口是一个点,用这个点去带动区域之内的交通网络和经济界面,这样才能真正把沿海意识强化起来,把沿海经济壮大起来。
邢录珍:目前秦皇岛港的发展受到两个方向的竞争:一方面来自天津,天津港到我们这里只有200公里距离;另一方面来自辽宁的港口。环渤海港口竞争在逐渐加剧。
河北港口集团的组建和战略规划,将缓解这些矛盾。另外,港口企业的竞争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最终体现在运营优势上。首先我们的煤炭运输优势无可比拟,此外服务质量也是我们的亮点。百年老港的历史让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职工队伍。有这个底气,我们提出了"服务零缺陷、损失全赔偿",只要是港口的因素导致货物损失,我们全额赔偿,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放心地把货物交给我们。
薛维君:目前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谋划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其中,作为高成长的产业,物流业是其中重要一环。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大环境之下,河北港口集团整合成立,对全省经济具有战略意义,它将直接拉动我省东西向交通网络建设以及相关产业集群的成长,标志着我省现代物流业要进入新的时期。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中蒙俄国际能源大通道的构想。这条大动脉向西通过二连浩特等陆路口岸,连接自然资源储量丰富的蒙古和俄罗斯,甚至一直通到欧洲,其东部最为便捷的出海口,直接针对的就是河北的港口。现代物流庞大的产业体系能够派生出长长的产业链,包括运输、加工、仓储等等。这条大动脉的打通,将催生出多少产业要素是无法估量的,我省北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承德、张家口也能够从中直接受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