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谋建“西南国际大通道”助推中西部跻身开放前沿

2009-7-27 19:3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7月4日,农工党中央调研组来渝调研,一个由重庆提出、规模远超以往的关于“西南国际大通道”的设想,由此变得明朗。在接下来的5天里,调研组一行马不停蹄,从西部物流城到重庆保税港区,考察了重庆相关硬件条件。如何构建“西南国际大通道”,在重庆市相关部门的阐述中,开始有迹可寻。 
  另辟蹊径构建出海通道 
    当前,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货物从长江黄金水道,经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地中海—鹿特丹港,这一通道被视为第一通道,“事实上就是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这也是当前重庆外贸出口的主要通道。受限于内陆的地理位置,该通道运线长,耗时久,以武汉为中心的200公里半径区域内,货物到达鹿特丹港至少需45天。 
    “交通不便,是内陆地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发改委表示,重庆寻求以内陆为起点的新的出海口,将内陆中西部变成开放的前沿,可谓困境中求突破。重庆设想的西南大通道,循当年茶马古道路线,从中西部经西南到达印度洋,其中,13个城市点(武汉、长沙、郑州、南昌、西安、重庆、成都、兰州、银川、西宁、南宁、贵阳、昆明)的物流、人流,分5路汇入云南,从瑞丽出境后由北向南穿越缅甸,到达仰光港入印度洋。 
    这5条路线的构架即郑州—西安—重庆—瑞丽、武汉—重庆—瑞丽便捷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与西宁、银川———兰州———成都———昆明线,长沙———贵阳———昆明线,南宁———昆明线在云南境内连接,最终汇入一条线,经瑞丽出境到达印度洋。5条路线连接13省区市(其中西部9省市区),再通过各节点与全国铁路、高速公路联网。 
    该负责人介绍,武汉—重庆—瑞丽—缅甸仰光港全程为3400—3500公里,比长江中上游地区从上海港出海经南海、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的距离,缩短2300公里左右,既克服了海运的诸多困难,避开了经南海(南沙群岛)、马六甲海峡,海运通道受“岛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又使物流运输距离大大缩短、速度加快、安全系数提高。 
    实施构想时机逐渐成熟 
    “西南国际大通道一旦形成,国内市场将发生革命性变化。”看中了构建大通道蕴涵的机遇,所有参与规划这一构想的各方都非常兴奋。“打开西南国门,通过大通道进入印度洋,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内陆地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参与调研的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认为,这一构想若成为国家战略,将使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由改革开放的后方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区位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走向产业优势。 
    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认为,推动实施这项战略,将会形成连接我国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交通大动脉,把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开创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诸多中西部省区市中,凭什么提出以重庆为中心来构建西南国际大通道?“重庆位于中西部地区通往西南出境通道构架的中心,是中央在西部的惟一直辖市和长江上游的最大内陆港。”市外经贸委负责人认为,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重庆要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还要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这样的定位,需要中央“大手笔”来规划“西南国际大通道”。 
    “西南国际大通道”的构想,其实并非由重庆首先提出。事实上,广西、云南等西部省区早在2006年就已提出这一概念。但由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并局限于一两个省区单打独斗,这一跨地区、跨国界的规划寸步难行。 
    但当前,参与者们普遍认为,实施这一大胆构想的时机已逐渐成熟。尤其是中西部通达云南瑞丽边境构想的五条线路中,已有兰州至昆明、长沙至昆明、南宁至昆明的三条线路可达云南大理,距瑞丽仅350公里。此外,大通道只需穿越缅甸一个国家,目前我国与缅甸国家交往正常,两国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 
    积极寻求国家层面支持 
    基于此,我市在汇报会上向调研组提出请求,协调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深入论证,将构建“西南国际大通道”纳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 
    据了解,我市正加紧建设与此相关的各项基础设施。以团结村为主的西部物流城已初具规模,其目标是建成全国重要的铁路物流基地和功能完善的铁路口岸。中西部第一个、全国惟一的水港加空港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然而,受管理体制限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职能和权限,重庆的铁路设施建设和客货运输,难以满足建设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乃至“西南国际大通道”中心城市的需要。而保税港区,也需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赋予更大的管理功能、管理权限。 
    调研组表示,将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中央建议将实施中西部经西南达印度洋通道建设,纳入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报告将建议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参与,开展专题研究,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的政策措施,纳入国家重大发展计划。 
    虽然前景可期,但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张宝胜仍对大通道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旺盛的外贸需求才能带动一条新的国际大通道,重庆对外开放程度、进出口总额都还有待提高,需对此作谨慎评估。此外,跨国界的项目,尚有大量未知因素以及不可控风险,相关准备工作尤须精益求精。(记者 何清平 实习生 杜 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