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带动产业 贵港堪称模范

2009-7-26 12: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这两年我们抓软环境建设影响很大,但实在说,那么多大企业扎堆前来,更重要的还是看中西江的水运优势。”广西贵港市委书记赖德荣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近年贵港外来投资至少6成是冲“黄金水道”而来,其中广东投资项目占了近40%。

  地处西江中游的贵港,2,000吨级船舶可以直通珠三角。经测算,大西南每吨货物经贵港转西江水路到珠三角和港澳地区,比到防城港或湛江港转运便宜20至50元,吸引了中远、中海、中国外运、印尼爱凯尔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贵港,开展至珠三角水运业务。

  吞吐量10年增10倍

  10年前,贵港港吞吐量仅为300多万吨。近年来持续以年均30%以上的增长幅度快速发展,至2008年一跃为3,112.1万吨,占广西内河港口吞吐量6成以上,成为全国内河十强港口和华南、西南内河第一大港,每年港口及相关产业解决了5万人的就业。

  贵港爱凯尔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忠干说,大西南东下粤港澳和粤港澳西进云贵川的物资,通过贵港的水公铁联运网络进行中转,可极大地减少运输成本。面临金融海啸,爱凯尔(贵港)公司港口货物吞吐量仍达到69.7万吨,集装箱1.15万标箱,同比增长11.56%。

  水运优势吸引大企业

  贵港的水运优势吸引了香港华润、台湾水泥、中国华电等一批知名大企业,推动了贵港资源加工业快速发展,全市形成了建材、糖纸、电力、冶金、造船、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又带动了配套产业的发展,如香港华润当前就吸引了机械、橡胶等5家企业进驻。贵港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沿江经济走廊初步形成。贵港经济在金融海啸中逆势而上,由广西财政收入最少的市,财政收入增幅一跃为广西前列。

  在临江产业的推动下,贵港港口物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贵港已由当初中转为主,变为外运本地货物为主,本地货源占6成以上,仅水泥年运输量就超过千万吨。贵港台泥在西江上建起专用码头,每天将近2万吨水泥运送到珠三角。

  华润短短几年在贵港新建了十几条水泥生产线,年产水泥超400万吨,80%走西江销往珠三角。集团董事长宋林计算过,贵港至广州水路运价每吨仅25至50元,而铁路运价高2.5倍,公路运价更是高近6倍。可以说,没有西江就没有今天的华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