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港:我闻到亿吨大港的味道

2009-7-25 16:2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丹东市新城区国门湾的金泉山上有一座标志性的柱状物,高136米,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自建成后就被弃用,是日伪冶炼厂的新烟囱。如今,遗留下来的完好塔身被丹东新区变废为宝,白天它是一根五颜六色的烟囱,夜晚它是一座通体发光的灯塔。
日伪在丹东遗留下来的还有另一片更大的废墟,那就是赵氏沟港。日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建设赵氏沟港区,并勘测大东港,后因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止。但大东港区适宜建设深水海港的梦想,从未被国人忘却。
从“大东港”到“丹东港”
大东港历史悠久,早在秦汉、盛唐时期就已成为了重要的水上通道。民国期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曾提出在此建设港口。但几经周折,直到1986年6月,大东港才正式开工兴建一个5千吨级结构(万吨级)泊位。
1988年6月,万吨级码头建成。同年7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大东港对外开放。8月23日,第一艘外轮“托希望”号驶入港区码头。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政策,丹东海运事业的新篇章从此揭开。四年之后,大东港的建设再一次提速。
1992年,大东港续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新建三个万吨级泊位,1994年投产。1998年,大东港区3#泊位成功升级改造(由万吨级改造为5万吨),并顺利停靠5万吨级货轮。至此,大东港区已可接纳5万吨级大型船舶。
2001年之后的三年间,大东港区6#、7#泊位相继竣工,客货滚装泊位投产。
2005年,以大东港为核心资产的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东港迈入了跨越式发展轨道。这一年年底,随着9#、10#泊位投产,6#、7#泊位升级,11#、12#5万吨级泊位开始打桩,丹东港的全年吞吐量首次超过1500万吨。
至2008年,新增13#、14#粮食专用泊位,20万吨矿石泊位开工建设,一座新的大型挖入式港区开始形成。现在的大东港吞吐能力已增至4000万吨。
丹东港集团副总裁张宏江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其港口吞吐量即可达到4000万吨。
亿吨大港的味道
按照丹东港的既定规划,2010年,丹东港的吞吐量要达到5000万吨;2015年,要达到1.5亿吨。尽管“五年再造两个丹东港”的计划看起来有点疯狂,但与同在辽宁的营口港的发展速度相比,丹东港已经落后太多。
始建于1984年的营口鲅鱼圈新港,2006年就已跨越了亿吨吞吐量的大关。现在,随着鞍钢营口项目、五矿营口宽厚板项目、华锦60万吨乙烯项目和抚顺石化100万吨乙烯等项目的陆续建成,营口港的发展速度还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仔细推究,营口港的发展优势来自于其实力强劲的经济腹地。营口港目前的货源60%来自沈阳中部城市群,这个城市群的八个城市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其经济总量占辽宁全省GDP的60%以上。而丹东港目前的经济腹地主要是丹东、本溪两市,加之港口物流的特点是进口少、出口多,因而发展缓慢似情有可原。
然而,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背依东北、南临黄海、扼守在辽东半岛东部的丹东港第二次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张宏江副总裁透露,丹东港已经与本溪北台钢铁、通化通钢集团签订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今后,上述两大集团将首选丹东港作为自己的海上物流通道。
为此,今年丹东港拟投资30个亿,开工新建2座大型港池和10余个大型泊位,5万吨集装箱多用途泊位,10万吨、20万吨矿石、油品通用泊位,500万平方米货场和国际客运站、港内铁路等多项重大工程,直指港口综合通过能力1.5亿吨的近期发展目标。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后,随着丹东临港产业区的大发展,丹东港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张宏江说,未来几年内,随着东北东部铁路和丹通(丹东—通化)高速公路的开通,丹东港在东北东部城市群(包括鹤岗、佳木斯、七台河、鸡西、牡丹江、图们、磐石、通化等15个市及40多个地区)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丹东港的未来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开埠逾千年的丹东港,终于闻到了亿吨大港的味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