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明显落后GDP

2009-7-25 16: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3日发布《2009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运行情况分析》,分析显示,上半年物流业运行出现稳中趋升的积极变化,但增速明显落后宏观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定,物流业振兴任重道远。 
    四大指标趋稳回升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始显效,特别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提振了物流业的整体信心。伴随国民经济的逐步回暖,我国物流业出现了运行稳中趋升、投资大幅增长、后市发展预期向好等积极变化。 
    社会物流总额趋稳回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29642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一季度缩小2.5个百分点。剔除价格下降因素,同比增长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1.2%,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与之相对应,社会物流总费用小幅增长。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与GDP的比率为18%,比去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同时,物流业增加值回升加快。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为9040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9244亿元,同比增长61.8%,增幅比同期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出28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提高10.8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国家加大物流相关产业基础建设投资措施取得成效,对物流业的振兴与发展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效益价格持续下滑 
    虽然我国物流业运行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但报告认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的影响,我国物流市场需求仍显不足,整体增速明显落后于宏观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定。 
    据了解,如果按照历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的弹性系数核算,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速度应该达到10%左右。但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仅为6%,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报告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企稳回升过程中,物流实物量增长相对乏力,存在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 
    从物流业总体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效益下滑明显。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回落14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物流需求不足导致的物流服务价格持续下滑,同时油价上涨,人工成本刚性上升造成的物流业成本居高不下,挤压了物流业的利润空间。 
    从物流企业经营情况看,面临困难加大。据对全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1-5月,我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要运营指标普遍呈下降之势。其中,物流业务量指标同比下降幅度在10%-18%之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9%;主营业务利润额下降18.3%。在调查企业中,近七成企业利润额同比负增长,两成企业亏损。 
    此外,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造成物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反映物流业服务价格水平的物流业收费价格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6月份跌至48.3%,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物流市场价格持续下滑,这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 
    下半年将好于上半年 
    报告认为,下半年物流业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一是国民经济企稳回升为下半年物流业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二是扩大内需、提高消费取得一定成效将增加物流业有效需求;三是世界经济趋稳,特别是美国经济开始回暖,将拉动物流市场进一步回升。 
    因此,报告认为,下半年物流业将呈现平稳加快增长态势,物流业发展不会出现新的反复,而且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整体形势好于上半年。 
    其中社会物流需求将随着生产的加快,投资的加大及贸易活动的逐步活跃而有所回升。预计2009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6%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物流业固定投资增长将超过60%。 
    随着物流需求的回升,物流企业经营外部环境将有所改善,物流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大幅下降局面有望得到扭转,企业经济效益虽然不会明显改观,但将好于上半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