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物流行业发展形势整体向好 增长滞后

2009-7-25 3:1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王若懿
    针对我国上半年物流运行统计数据 (见A2版),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深入剖析了数据背后透射出的行业发展形势。
    蔡进说,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宏观数据来看,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7.1%,说明我国经济处于企稳回暖的关键时刻。而上半年物流业的运行状况与经济形势走势一致,向好的方面发展。
    从规模上来看,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42.9万亿元,和去年上半年相比有所回落。蔡进解释说,这并非是规模的下降,而是受到了物流价格下降这一因素的影响。因为物流价格目前还处于下降的区间。除去这一因素,物流总额其实是增长的,扭转了第一季度物流总额负增长的局面。
    此外,蔡进表示,物流效益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如物流业的增加值完成了9040亿元,同比增长2.1%,比第一季度有所回升。此外,根据数据显示,物流总费用上半年是2.5万亿元,从其与GDP的比例来看,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这一现象值得关注,为什么经济增长快,物流投入大,物流的费用率却下降了?”蔡进表示,“这是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带来的一系列积极变化,有效降低了经济运行中间的物流成本费用。”
    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物流业的固定投资是上半年的一个亮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9244亿元,同比增长61.8%,比1~5月又加快了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的增幅。蔡进表示,这是国民经济的行业当中,投资增长较快的行业之一。主要原因在于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直接拉动了物流业的固定投资。同时,这也预示着日后我国物流业发展会具有更加良好的基础和发展后劲。
    “虽然总体情况较为乐观,但从统计到的情况看,上半年的物流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其中,增长滞后、总体效益不够理想、收费价格处于下滑趋势较为突出。”蔡进告诉记者。(下转A2版)

□本报记者王若懿
(上接A1版)
    蔡进认为,从上半年情况来看,整个物流业的增长水平还是滞后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了7.1%,虽是加速增长,但物流业从总规模上看发展水平还是相对滞后。第二季度的物流效益虽然要高于第一季度,但相对去年,还是偏低。这一问题在企业中表现突出。据统计,物流企业的效益已形成亏损,1~5月企业的利润额下降18.3%。从总体情况来看,物流增加值是9040亿,增长了2.1%,虽然增长了,但只占GDP比例的6.5%,去年同期占到6.9%。比重下降说明整个物流业的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蔡进强调,形成此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市场需求不够旺盛,二是成本压力大。比如油价上涨,对物流业的经营形成很大压力。此外,由于市场不景气,物流业的收费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效益空间受到挤压,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压力。从长远来看,这将不利于物流业的发展。
    另外,蔡进还谈到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果把上半年物流业的运行状况,放在整个宏观经济中间看的话,出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经济总量增长较快,但流通总量却增长缓慢,两者差距过于明显。按照普遍规律,流通量的增长是要滞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但却不至于差距过大。因此,此现象说明,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并非真实体现实体经济的增长。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中是否存在泡沫现象,或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值得业内人士关注。
    谈及上半年物流业的总体运行状况,蔡进指出,上半年物流业虽然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起伏性大,基础不够牢固,不稳定因素多。不过,从上半年良性运行的情况看,下半年物流业会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不仅体现在增长率的提高上,物流业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会加强,这对推动国民经济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下半年物流业整体状况有望呈现 “稳定、持续、协调”的特点。而且,上半年一直拖后腿的进出口物流,有望在下半年好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