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物流:商机,还是鸡肋?

2009-7-25 2:45:00 来源:曹世忠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商机涌动的物流业态中,流量最大的业务品种只有两个:工业物流、商业物流。作为商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商业物流承载着国家工业兴旺和市场繁荣的双重职能。 

    现代商业的发展,使商业物流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市场格局。在中国商业领域中,大流量的商业物流集中在连锁、大型商厦、专卖店、批发市场、农资等业态领域。这些市场主流商业业态的发展趋势,将主导中国商业物流的未来走势。
    2007年,中国社会商品品零售总额达到8.9万亿元人民币。巨大的消费市场,本应带动起巨大的商业物流需求。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消费潜力巨大的中国商业市场中,却鲜有依靠商业物流做大做强的物流企业,能引起市场各方关注的商业物流企业则是少之又少。

    中国商业是在三级批发体系中发展起来的,等级森严的商业管制体系,使中国的商业企业如同患了软骨症,从来就没有真正长大。二十年前,几乎是在一瞬间,一统天下几十年的国有三级批发体系突然崩塌,其大部分功能被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各地批发市场迅速取代。这种商业市场大变局,为中国新兴商业业态的出现创造了市场契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商业经历了大型商厦——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多业兴旺、齐头并进的发展之路,已诞生出一大批颇具实力的新型商业企业:如大型商厦中的王府井百货,批发市场中的浙江义乌小商品城,连锁超市中的上海世纪联华、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中国的商业企业整体上还是偏弱偏小。

    2007年中国零售业百强中,国美电器以869亿元人民币居榜首,上海百联(集团)作为中国零售业多年的老大,以销售额770亿元人民币屈居第二,苏宁电器以609亿元居第三;排第四的华润万家实现销售额378亿元,不及百联的一半。竞争差距明显拉开。
    在世界500强榜单中,2004年,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以年销售额2630亿美元的骄人业绩傲然榜首。其后,家乐福、皇家AHOLD、克罗格、麦德龙、好市多、西尔斯、伊藤洋华堂等一大批来自西欧、北美和日本的世界零售业巨头年经营规模都高达数百亿美元之多。这些世界级商业企业几乎具有相同的成功模式:商品进出的大流量,集中采购优势,强大的分拨配送体系等等。

    从2005年开始,急欲做大的几家中国大型家电连锁企业不约而同地将物流再造提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先后出现了苏宁的自有模式和大中的整体外包模式。孰优孰劣,目前还看不出端倪。相对于经营规模不大和单体商品流量偏小的中国商业企业,因物流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化解,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成长。商业物流因其服务附加值低,也不被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公司看好,如中远物流几乎已经放弃其战略规划中六大业务板块中的零售业物流。

    高达8.9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社会商品零售额,确实是一块商机无限的“大蛋糕”,然而其物流需求的社会化,为何却步履维艰,形同“鸡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