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融合共建生态新城

2009-7-23 0: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推动城乡融合 
  共建生态新城
  ———“科学发展看顺义”系列报道之三
  北京顺义的发展令人鼓舞;对顺义的未来,人们充满了期待。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顺义作为首都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建设的3个新城之一,将发展成集现代制造、空港物流、会展、国际交往、体育休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区域中心,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充满活力的“绿色国际港”日益清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顺义区委书记张延昆说,建设“现代国际空港,区域产业引擎,绿色宜居新城”的愿景十分美好,但仍需70万顺义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跨越发展的机遇,更加奋发有为,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建设一个“现代文明和谐的新顺义”。 
  夯实基础,凝聚人心,科学发展引领顺义跨越争先
  5月25日,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总部基地奠基仪式在顺义新城马坡组团项目所在地举行。2010年底竣工后,这里将成为民生银行总部办公中心、结算指为证券或商品的交割而进行的支付,通常发生于交易后一些时日。中心、信用卡中心、研发中心和客服中心。金蝶软件总部、北京银行(601169,股吧)总部、华安财险总部等机构也接踵而至,总部型企业加速向顺义新城集聚。
  “这充分体现了顺义的活力、张力和潜力。”张延昆说。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顺义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区域竞争中的优势日益凸现,已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顺义已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机遇,全面把握机遇,增强发展后劲,实现跨越式发展,是顺义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顺义区委、区政府提出,要紧紧抓住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带来的历史机遇,尤其要抓住国家和北京市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航空制造业的战略性机遇、天竺综合保税区的政策平台机遇,以及承办第七届花博会的机遇,突出重点区域,落实重大项目,建好重点工程,办好重大活动,在扩内需、调结构中促发展,在促发展中稳就业、保民生。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3月2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与北京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飞机核心组成部分的发动机、机载系统和复合材料等项目将入驻临空经济区。这个投资165亿元、占地3000亩、年产值达3600亿元的超级项目,将大大提升顺义临空经济水平,对北京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都将起到拉动作用。
  “临空经济区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0%、财政收入的85%。”顺义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於丽萍介绍。目前,顺义与航空相关的企业发展到158家,包括国航、南航、东航、中航油、中航材、中航信等民航系统六大集团公司。临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集聚优势更加明显。
  作为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临空经济区形成了以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经济开发区、林河经济开发区、空港物流基地、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国门商务区等6大功能区和天竺、后沙峪等6个重点镇为依托,以航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成为首都东部发展带最具经济活力的新增长极。
  2008年7月获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是目前全国惟一依托空港设立的综保区,有效整合了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和首都国际机场口岸资源,实现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口岸作业”三区合一、统一围网,将努力建成全国首家空港型自由贸易区。
  “这些重大项目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顺义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田建国说,顺义这片“肥田沃土”将聚集越来越多的高端产业,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将持续优化,顺义步入了一个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强化工业支撑,推进以城带乡,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迈进
  几年来,顺义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7.2∶61∶31.8调整为当前的5∶52.5∶42.5。全区17万农民中,已有14.7万人在二三产业就业,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达到87%。
  张延昆说,要把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就要着力提升劳动力素质,抓住就业这一关键环节,使农村经济发展紧跟日新月异的城市化步伐。
  4月26日,顺义区马坡镇石家营村“农民信息技术中专班”开班,120余名学员经3年“技能+学历”培训合格后,将获得信息技术中专学历。47岁的学员赵凤芹说:“不用交学费,不用出村子,不耽误上班,能学到实用知识,真是太好了!”
  “发展村级二三产业,村里实现了土地增值指金融工具在其期限内名义本金值的增加。例如,以贴现方式买进债券,随着时间的过去,将债券到期时可获取的资本增值逐步入账。、税收增加、农民就业的三重效果。”石家营村党支部书记胡国卿说。2002年以来,村里先后引进了25家企业,去年村集体收入达800多万元。目前,有172人在本村的工厂上班,再加上搞运输、做家政等,全村228名劳动力都脱离了土地。
  根据规划,马坡镇已纳入顺义新城的核心区域,全镇19个村中,除石家营等7个村保留外,其余将陆续拆迁。在镇政府西侧,正在建设一个60万平方米的回迁小区,同时预留了一块双限房用地。“拆迁村的1万余名村民将转变为"市民",过上"工作在园区、居住在城区、生活在社区"的生活。”马坡镇党委书记朱家亮说。
  “发展设施农业,给农业带来新的活力,现在村民们不仅可以挣工资、得地租,还可以从村集体分红。”杨镇镇长张友生说。杨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7万亩耕地中,瓜果、蔬菜、花卉等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6万亩,其中设施农业1.5万亩。
  当上“花工”的沙子营村村民刘海红欣喜地说:“穿得干干净净的,每天工作8个小时,比种地轻松,每月还拿1000多元呢。”她所在的草桥花卉杨镇基地占地1200多亩,建了3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和8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有200多名当地劳动力在这里上班。
  从2007年6月成功申办第七届花博会以来,顺义引进了大中型花卉企业26家,投资额15亿元,花卉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其中,杨镇有花卉企业10多家,花卉种植面积4000多亩,600多名村民变成了“花工”。乘着花博会的春风,杨镇迎来了投资18亿元的“北京国际鲜花港”项目,这将新增600个就业岗位。
  顺义区现代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与顺鑫农业(000860,股吧)的带动作用密不可分。作为土生土长的龙头企业,顺鑫农业围绕“现代大农业”概念,着力发展饮料、肉食品加工、农产品(000061,股吧)物流配送、观光农业、白酒、建筑施工等业务,迄今种植胡萝卜、南瓜等蔬菜21万多亩,基地养殖生猪300万头,带动了5.7万余农户增收致富。此外,公司还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及工业旅游,已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
  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不仅为顺义培养了现代新型农民,还培育了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沿可持续发展道路大步前行
  几年来,顺义累计投资40多亿元,实施植树造林、“引温济潮”、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全区林地面积增加到54.3万亩,林地覆盖率达36%,人均绿地面积25平方米。
  在顺义境内15条河流中,潮白河与温榆河是北京两个重要的绿色生态走廊。沿潮白河而上,一路碧波涌动,两岸绿树葱茏。这条京东第一大河,流经顺义32公里,水域面积14.8平方公里。到2010年,潮白河顺义段将形成一个面积达1520万平方米、蓄水量相当于9个昆明湖的水面。潮白河两岸,形成一个5万亩的国家森林公园,与顺义新城、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有机相连,林水相映,河城相衬,景色相宜。
  顺义将以生态区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优化,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顺义的未来看新城”。规划建设用地为162平方公里的顺义新城,将由7个组团构成,恰似由7个大小不一的葡萄粒组成的“葡萄串”,每个组团都被1000米宽的绿化带所环绕,彼此之间还有大片的绿色开阔空间。
  翻开一本厚厚的新城总体城市设计,顺义区规划分局副局长杨卫东向记者描绘了2020年的新顺义:
  ————经济: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大力发展临空产业,重点发展高端第二产业,成为北京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地。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第二产业占40%左右,第一产业在1%以下。全区城市化率在86%以上。
  ———人口:新城人口控制规模为90万人。坚持产业与人口协调发展,以产引人,以人促产。提升产业层次,吸引符合产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交通:规划建设4条轨道线路。2020年建成地铁15号线、市郊铁路S6线及S3线、轻轨L1线,运营线路总里程约57公里,将有机连接新城各组团,便捷抵达北京市中心。
  ————教育:建3至5所示范高中。在牛栏山组团安排高教和科研用地,建设1所职业教育园区,分布在马坡、牛栏山、空港后沙峪地区的7所大学,将成为未来顺义重要的教育资源。
  ————医疗:每千人拥有5个床位。建设3家三级甲等医院,到2020年,每40万至50万人口拥有一个先进的区域性综合医疗中心。大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步行15分钟可就医。
  ————绿化:三级公共绿地。10公顷以上的区域性公园,按每人不低于1平方米配置。为本居住区居民服务的公园,面积为5至10公顷。沿街道、滨河、城墙等设带状绿地,建设许多独立成片的小游园、广场绿地等。
  “未来的顺义,如果说是城市,应该是一个人口适度、现代繁荣、田园风光的城市;如果说是农村,应该是产业发展、交通便捷、绿色宜居的都市化新农村。”张延昆说,顺义将以“滨水、生态、国际、活力、宜居”为建设目标,以区域产业带动为先导,以国际交往功能为核心,建设成为一座城市、居民、自然和谐共生,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国际化新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