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运作——提高物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

2009-7-22 20: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目前我国在物流配送方面几乎没有一套专业的服务体系,而广大中小企业能力不强,效率不高,使滞后的物流与网上商流的快速、低成本不相适应,综合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专家学者发出了物流配送标准化规范化运作的呼吁。 
  一个行业技术标准,说小似乎很小,然而其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指导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电子商务发展有支持作用的物流配送业。以专指对消费者服务的BtoC物流为例,也就是说,如何把物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也可称为物流末端。然而仅仅是BtoC的物流,环环相扣,内容也非常多:物品应该如何包装?自行车送货的箱子该多大?进入家门时应该如何说话,要不要套上鞋套?敲门时声音多大?最多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收费时应该如何签收?签收后能否退货,包装损坏应作何种处理?分拣系统每一工作环节的工作要求?上下家之间电子信息的标准是什么等等。 
  行业规范和标准,就是要对有关细节作出明确规定。这些事情虽然细小,但无论是对整个物流行业、物流企业还是消费者而言,其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对物流行业来说,需要用标准化来将供方——干线物流——配送——送达需方等物流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尤其是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物流企业的今天,其物流接口没有相适应的标准,很难想象其连接的难度和成本。对物流企业来说,标准化是提高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享受标准化的物流服务是消费者权益的体现。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把持续推进成品油标准化配送中心建设作为推动企业规范管理、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专门统一制订下发了标准化配送中心建设硬件设施标准,其中对标准化配送中心干净小食堂、卫生小浴室、洁净卫生间、文化健身小园地、温馨小宿舍等都提出了工程建设标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人文管理理念。配送的标准化也极大地提升了生产运行的综合管理水平。
  缩短与国外的数字化差距、提高WTO后中国物流业的抗冲击能力,需要加强制造、采购、仓储、运输、货代、配送、销售等广大与物流相关企业的合作,而物流配送标准化规范化是其合作的软技术基础,是现代物流企业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