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通货紧缩会害了中国经济

2009-7-21 2:1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叶檀
    通胀还是通缩,这是影响到中国经济未来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判断不准确,将使中国经济再次经历大起大落的过山车。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GDP高速增长,上半年达到7.1%,第二季度GDP达到7.9%,超出市场预期,全年GDP保八应该不存在问题。
    如果以传统的经济学定义,以CPI、就业率等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将得出中国经济依然处于紧缩状态,财政与货币政策不应该收紧的结论。在漂亮的GDP后面,是实体经济的紧缩、产能的过剩与企业赢利的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下降1.1%,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1.7%,降幅超过市场预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同比下降5.9%,上半年PPI降幅逐月扩大,6月份降幅为7.8%,创下10余年的新低。
    从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同样如此,7月16日财政部公布 “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1~6月份,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7941.8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1~5月份减小1.5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5534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1~5月份减少3.3个百分点。上半年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降幅继续收窄,环比呈现增长态势。不祥的信号是,国企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远远小于利润的下降幅度,说明企业的效率未能战胜市场的负面影响。民企更不必说,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小企业在金融风暴冲击下40%已经倒闭,另外还有40%正在生死边缘挣扎,4月底房价急剧上升,有一半要靠沿海从实体经济出走的企业主所赐。
    与实体经济相比,资本市场是冰火两重天。如果用货币主义理论立论,通胀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与资本品种,就很难单纯用PPI与CPI收缩来衡量通胀还是通缩。目前的中国市场几乎不存在供不应求的商品,从钢铁、家电到纺织,全面过剩。只以工业品与消费品来衡量,可以轻易地得出结论,无论是美国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将处于长期的通缩之中。
    但这一结论明显与事实违背,美国经济存在周期,中国经济同样存在明显的紧缩与通胀的周期。但近10年来的证据越来越明确地显示,经济周期并非由实体经济决定,而由虚拟经济决定,2007年爆发的次贷泡沫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崩溃就是明显的例证。
博客地址:http://yetanyetan.blog.sohu.com
    作者简介:叶檀,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从2000年左右走出书斋,到报社撰写经济类评论,迄今为止已在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青年报》、 《中国经济时报》、 《上海证券报》等报纸杂志发表大量文章。现为 《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