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规划:立在寒冬 意在千秋

2009-7-21 1:22:00 来源:杨达卿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文/杨达卿)3月13日,中国政府网站刊发了国务院近日下发的“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并全文发布了该“规划”,神州各地闻讯欢呼。但欢呼声中我们也听到不同声音:有股民认为,“规划”对物流业“过冬”并无实质意义,投资物流还非上选;有网民大呼,“规划”对当前危机中的物流企业不能止血急救;也有人直言,出台此策不如直接拨款扶持……争议也反映出各界对物流业的关心,而“规划”此时推出的意义和影响何在? 
  应对金融寒冬,提振市场信心,这是“规划”出台的要义之一。金融危机仍在肆虐全球,中国经济尚未走出寒冬。3月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月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尽管PMI已有所回升,但连续5个月都在临界点50%以下低位运行,显示出“严寒”并未驱除。而与工商企业“唇齿相依”各类物流企业,更是在经济坚冰上步履艰难。此时此刻,修复我们被“冻伤”的市场,首先需要重树信心。“规划”此时推出,是给物流业复苏打强心针,还是给各类工商企业修复供应链,给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转打强心针。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宜经济全球化挑战,这是“规划”出台的战略意义。首先,物流业是维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产业,但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倚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使得流通和物流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失衡,得生产制造企业普遍采用产供销“纵向一体化”的业务结构。其次,过去工商企业“大而全”的粗放运营模式,既造成物流服务的供需失衡,也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乃至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物流成本。振兴物流业将利于改变粗放发展模式。再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全球销售供应链国际化趋势下,“规划”更是推进我国工商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战略要求。因此,大力发展作为一个几乎融入各工商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将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发展,企业国际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意在千秋发展,塑造物流强国,成就经济强国,这当是“规划”出台的核心意义。我国物流业当前的危机,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积弊造成的:首先,中国物流市场环境不成熟,长期以来我国工商企业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企业物流外包层次低,物流市场供需结构失衡;其次,我国物流业起步晚,物流基础设施滞后,产业集中度不高,信息化、标准化、及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不足;再则,物流市场监管及相关法规不完善,物流业进入门槛低,“弱小散”低端发展的局面长期存在。这些因素都造成我国整体物流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龙头物流企业大而不强。因此,“规划”此次出拳不仅要迎战金融风暴,更要赢战千秋未来的战略发展,实现物流强国梦。 
  为实现千秋物流强国梦,“规划”让中国物流内外功兼修,打出三套连环拳: 
  一是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十大任务,“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优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十大任务从扩大现代物流市场需求,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规范现代物流服务等方面,指导物流业练好内功,增强中国物流竞争的软实力。 
  二是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应急物流工程。”九大工程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节点工程、物流标准化工程等方面,为物流业发展提供良好外围环境等,铸就中国物流竞争的硬实力。 
  三是提出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九大保障措施,“加强组织和协调;改革物流管理体制;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制定落实专项规划;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继续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九大措施从物流市场监管、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社团中介桥梁建设等方面,则为上述中国物流软实力、硬实力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套连环拳,环环相扣,将科学、有序地推动我国由物流大国转身为物流强国和经济强国。 
链接:
                   物流老总上书温总理 建议造国服振兴纺织业
   民航资源网2009年3月19日消息:19日早晨,中央电视台的《早间读报》栏目解读了刊登在《新快报》上的“物流老总上书总理倡制国服,或引起纺织产业风暴”头版新闻,引起了物流业界和纺织业界的极大反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余家国内新闻媒体刊登了这条爆炸性的新闻。
  耗时整整两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物流服务分公司总经理徐向东昨天终于把对国务院“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心里话写了出来,取名《致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公开信1.7万多字,大胆地提出了目前振兴规划方案的不足和建议,建议国家通过制造“国服”来振兴纺织产业。大胆指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方案不足,万言公开信近日将邮寄中南海。 
“国服”或引起纺织产业风暴
   面对《新快报》的记者,徐向东说公开信中有不少意见和建议都是自己多年的思考。对于即将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徐向东在公开信上说,实施方案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手段和途径来实现这十大产业的振兴,更没有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手段和途径来实现目标才是最有效、最快捷和成本最低的。我们要的政策是可操作的,而不是概括的;是定量的,而不是定性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而其中关键是找到各行业的“风暴蝴蝶”——振兴的切入点。 
  徐向东不仅引经据典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还以在国际上占优势的纺织业与占劣势的物流业为例,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其中,徐向东认为可以引起纺织产业风暴的是“国服”,而“国服”可以设计出汉服、唐服、中山服,或春夏秋冬等系列。 
“国服出现可使GDP增加5%”
  “我国‘国服’犹如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等,可以带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领域、各层次的力量,直接产生巨大的效益。”徐向东在公开信中算了一笔经济账:“国服”可参照西服的价格,若全国13亿人民中60%的国民都购买一套,平均每套500元,则可创造3900亿元的销售收入,而且能带来2000亿元的制造业收入和1000亿元的原材料行业收入及100亿元的运输收入,合共70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若部分国民在一年里购买两套或多套春、夏、秋、冬各系列国服,相信将能产生不少于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国服的出现势必引起海外游子的热捧,在海外市场刮起一股强烈的“中国热”风暴,创造约0.3万亿元的出口收入。 
  “这样,国服这只‘风暴蝴蝶’,每年就能累计产生1.3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按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万亿元计算,‘国服’的出现就可以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5%。”徐向东建议说。 
  徐向东告诉《新快报》记者,公开信将于近日邮寄中南海。 
“我的建议还很粗糙,但我的心是滚烫的”
  “敬爱的温总理,我的建议还很不成熟、还很稚嫩、还很粗糙,但我的心是滚烫的,我的血是沸腾的……我希望这些建议、这些思维方法能被社会所重视。我希望社会和政府不要轻易排斥一些大胆的、超乎常规的建议,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我的公开信也就完成了它应有的使命。” 
  ——徐向东称所提意见难免有不当之处,但出于责任感还是要写。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