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评价中美物流成本水平

2009-7-21 0:5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8年我国GDP总量30万亿RMB,社会物流总费用5.5万亿RMB,即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为5.5/30=18%
2008年美国GDP总量14万亿USD,社会物流总费用1.4万亿USD,即美国物流总本占GDP的比例为1.4/14=10%
  (注:美国物流成本核算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即: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其与我国物流总成本的核算口径相差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仅从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来看,我国的物流成本的GDP比例的确比美国高约2倍(1.8倍),这也是业界公认的说法。
        但物流小博士一直不明白的是,一个国家的物流总成本的GDP比例比另一个国家高多少倍,就怎么能说明该国家的物流成本水平比另一个国家高多少倍呢,这是否有“偷换概念”的嫌疑?
以物流总成本的GDP比例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准,物流小博士认为,这种方法有极大的不科学性,因为我们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现状。

    1.三个产业的划分与物流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 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上述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从国民经济的三个产业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物流费用大多发生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领域中,而第三产业(除了部分批发、零售企业会产生物流费用外)是几乎不产生物流费用的。
因此,如果非要拿出一个物流总成本水平对比分析指标的话,物流小博士认为,按照谁的费用谁承担的原则,将一个国家的“物流总成本占第一、第二产业GDP的比例”,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是比较合理、真实和科学的。

2.物流总成本占第一、二产业比例的对比分析
物流小博士仍以中、美的物流和GDP数据做依据,来对比分析一下,当使用“物流总成本占第一、第二产业GDP的比例”做评价指标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下表所示。

中美物流总成本占第一、第二产业GDP的比例对比
国家
GDP
总量
第三
产业比例
第三
产业GDP
第一、二
产业GDP
物流
总成本
物流总成本占
第一、二产业GDP比例
中国
30万亿
RMB
40%
12万亿
RMB
18万亿
RMB
5.5万亿
RMB
30%
美国
14万亿
USD
70%
9.8万亿
USD
4.2万亿
USD
1.4万亿
USD
33%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天哪,如果按“物流总成本占第一、第二产业GDP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进行两国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时,中国的物流成本水平几乎与美国没有多大差别,甚至还比美国略好一些。谁还能否认我国近年来的物流整体发展水平,还一再否认近年我国物流人取得的整体成绩呢?

       3.数据分析结果的内在原因
      ① 驳物流“冰山”学说
按照物流的基本功能分析,运输和存储是物流的两大基本核心功能,其他的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和信息处理功能都是辅助功能。而且运输和存储本身就已经包含了这些辅助功能,为什么非要将这些辅助功能单列出来,再加以夸大呢?
所以,无论任何国家和地区,在总的物流费用结构中,运输和存储费用永远都是占据绝大部分比例的(80%左右)。不论美国经济多么高度发达,物流管理水平多么的高,再怎么向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和信息处理环节,以及供应链集成等方面深挖“第三利润源”,“第三利润源”是非常有限度的,根本不是日本的什么专家们所夸大的“什么物流冰山”。
做好物流,就是将最基本的货运、仓储业做好。其它的什么有它是五八,没它也基本上是四十。
   物流小博士并非要开历史倒车,只是想究正一些不切实际、不经过思考、不认真负责的观点。

       ② 解读物流“效益背反”学说
中国物流成本比美国高一倍中小企业纷纷倒闭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2倍
2005年,马士基总裁也曾高喊:中国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2倍
    ……
       每当到处看到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信息,物流小博士总有种莫名之感。是谁还在坚持不懈地忽悠着我们?
       物流学中还有一个知名的“效益背反”说,也就是讲,服务质量高,服务成本就高,反之亦然。这一学说不仅适用物流,也通用于任何一个行业。五星级的酒店就要五星级的服务价格,如果非要五星级酒店只收一星级酒店的服务价格,那就是在逼这个五星级酒店的老板自杀。
       跨国公司蜂涌而至中国布局工厂,不仅仅因为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更看上包括物流在内的综合的低廉成本。如果美国物流服务质量好,那美国物流的服务成本就一定高,看看美国一些服务行业的收费水平就知道了。
       几元、几十元的服装、玩具被国外公司加高数倍或数十倍在欧美市场售卖之后,国外的公司即使全程空运,物流成本占销售的比例也高不到哪去!
对于几元、几十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在国内物流的时候,企业即便上了什么ITS、WMS、MRPⅠ、MRPⅡ、DRP、LRP、SCM、自动化仓库,再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也降低不到哪里去!
当铺天盖地的舆论一天到晚在吆喝着“中国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的2倍”时,这对于哪些处于价格战白热化中的中小型物流企业而言,无疑于将其逼上悬崖,这与逼其自杀有何两样?这也不正是众多中小物流企业倒闭关门的最好理由吗?
    
       ③ 物流现代化的另一面
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及自动化仓库等这些时髦的名词都是从国外哪里搬来的,物流小博士还不明白,即然这些东西那么好,跨国公司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国家建立更多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无人工厂,这样生产效率不更高、成本更低吗?干吗还大老远跑到发展中国家建厂,还使用这些效率这么低的劳动力做什么呢?难道劳动力的成本比现代化的自动生产线成本还低?
       物流小博士明白了,说一千道一万,现代化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仅适合于那些极少数的、利润较高的、技术密集型的高端行业,现代化的某些东西,对于大多数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言则未必就有优势。
由此可以说明,我国大多数物流业如货代业、仓储业、公路货运等仍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其物流成本是非常低且极具竞争力的。
“中国物流成本高于发达国家2倍”的观点可以休矣。
不然,如果再拿着这个毫无依据的观点继续误导着生产制造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再持此“尚方宝剑”继续“追砍”(砍价)着中小物流企业,会将更多的中小物流企业逼疯、跳楼的。最终不利于我国物流行业健康且持续性的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