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口岸办:“34条”助推口岸体系建设提速

2009-7-17 15: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先行先试‘34条’是加快构建和完善我市口岸服务体系的一次难得机遇。”近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口岸办主任李恒斌面对记者的采访兴奋地说,“‘34条’中有7条政策涉及口岸服务体系建设,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
口岸是由国家指定对外往来的门户。2005年12月,省政府批准建设郴州公路口岸。今年6月,郴州公路口岸投入运行,其他口岸服务体系建设也逐一打下基础:郴州出口加工区一期已建成并封关运行一年半,海关新院建成,驻郴州海关机构由原来正科级的衡阳海关驻郴州监管组升格为正处级的长沙海关驻郴办事处。
“以往,口岸的开发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李恒斌介绍说,“‘34条’对加快构建和完善口岸服务体系,对于优化‘大通关’环境,降低通关成本,增强口岸服务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极具意义。”
他举例说明了“34条”政策对口岸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第13条中“尽快组织对郴州公路口岸的验收,确保口岸现场报关报检”政策。从今年公路口岸投入试运行以来的情况看,按原有的报关报检与查验检查分离、报关报检在联检单位(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关本部进行,明显影响国际快件业务通关速度。落实该政策将确保郴州公路口岸实现报关报检、检查检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完善银行、税务、保险、外汇管理、货代、运输、信息等服务功能,打造功能齐备、方便快捷的口岸大通关平台。
李恒斌说,口岸办目前的设想是,以郴州公路口岸(陆路口岸)、铁路口岸(槐树下国际集装箱堆场)为主导,以出口加工区、湘南国际物流园和争取开通的港澳直通客运口岸、计划建设的郴州机场航空口岸为重点,形成我市全方位、综合性、立体型的口岸平台。目前,郴州口岸建设在湘南三市已率先突破,已建成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郴州公路口岸,公路口岸和配套的国际快件中心已开始运营。我市将充分利用“34条”,比如第14条“尽快完善香港直通车指标管理,把大部分直通车集中在郴州,纳入广东快速通关体系,积极争取国务院将港澳个人自由行扩大到郴州市”等政策,加快口岸物流体系建设,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面向粤港澳的公路运输中心城市和湘粤赣省际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港澳客运直通,成为一类口岸城市,把我市的口岸服务延伸到沿海口岸,努力把郴州打造成为内陆“无水港”。目前,市政府口岸办正在加快推进“湖南供港澳及出口农产品集中验放场”项目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