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两岸出版产业合作的路径选择

2009-7-17 15:3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现状:版权贸易成果丰硕 合作项目相对低端 
    20多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深入,两岸出版业的合作也从无到有、日渐广泛。目前,两岸出版合作最基本的形式还是版权贸易。从1998年到2007年的10年间,大陆共引进台湾版权11179项,输往台湾版权5687项。大陆每年的版权输出中,对台湾的输出量占第一位;大陆每年的版权引进中,从台湾引进量占第三位。 
    除版权贸易外,两岸的出版企业之间也开展了一些更为紧密的合作。近年来,台湾的主要出版企业几乎都曾在大陆开展过出版活动,尝试进入选题的策划和产品营销领域。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其合作的项目仍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而且总体上发展并不算很成功。当然,在某些领域,台湾的出版企业较大陆出版企业拥有更为丰富的经验和更为成熟的商业运营手段,因而少数台湾出版企业在大陆的合作项目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譬如台湾的教育出版集团——康轩文教,2004年在南京成立总投资额达800万美元的南京康轩文教图书有限公司,目前在大陆主要从事教辅系列产品的研发和营销推广,发展迅速。还有台湾的信谊基金会,在南京和上海分别成立了合作和独资公司,通过与南京、上海、山东等地的出版和教育单位合作,从事学前教育图书的策划编辑和营销推广,开展幼儿的亲子教育培训,业绩也很不错。 
    此外,两岸在图书的销售领域也开展了比较多的合作,到2007年年底,台商在大陆独资和合作的图书分销企业已有6家,而目前大陆每年销往台湾的简体字版图书已超过600万册。2005年2月,台湾联经出版公司与上海季风书园及上海外文图书公司在台北合作成立了台北上海书店,专事大陆简体字版图书的销售,当时曾在两岸引起关注。 
    20年来,在印刷领域,台资在大陆投资的印刷项目逐年增多,总数已超过300家,并在书刊、商业票据、包装印刷等领域积极拓展业务,但是成规模的大型企业并不多见。 
    此外,在数字出版和出版信息服务领域,台湾的IT企业具备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进入大陆后,业务发展较为迅速。如在电子词典领域,台湾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无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好易通电子词典就曾在大陆风行。在图书物流领域,台湾的耀欣数位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物流和供应链等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在大陆业界多年的实践和提升,也已大规模进入大陆的出版物流领域。 
    对策:依据供应链管理理论优势互补合理分工 
    针对目前两岸出版合作主要集中在中小型项目、业务比较分散的局面,尤其是合作多年尚未培育出实力强大的出版企业这一现实,今后一个时期,两岸出版业者应按供应链管理理论,从产业链和价值链角度探讨双方的合作范围和前景,并基于比较竞争优势和互补性原则来选择开展合作的领域。 
    供应链管理是指顺利且经济地将原材料和组件纳入生产过程的一系列活动,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已经使得供应链服务成为现代工商业服务的一个新行业。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出版产业的供应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重构了新型出版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传统出版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是从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到销售的垂直型产业链。而在多种媒体互动的信息平台上,传统上分为各个行业的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与新兴行业数字化产品连为一体,以至于传统外在产业链正在内在化而变成新型出版产业的各部分或环节,由此也造就了较传统出版产业更长、更广的复合型的新出版产业链。随着出版产业链的重组,根植于产品从原料到制造到销售到服务不断增值的这一出版价值链也比传统出版更长、更复杂、更精致,并拥有更高的增值能力。 
    从新型出版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角度来看,大陆和台湾在这一链条的不同环节上各自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双方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大陆拥有强大的作者资源和深厚的内容资源提供能力,拥有根植于13亿人口基础上的广阔市场以及初步构建完成的书业连锁经营业态。而台湾由于在IT领域技术开发能力强大,对于现代物流、数字出版等业务具有雄厚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能力,同时一批出版人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职业精神。基于这种状况,两岸出版业可以优势互补和合理分工,以求在新型出版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发挥各自的强项,从而更大程度地使出版业的增值服务得以实现和完成。
建言:整合资源发挥强项 四方入手获取双赢 
    面对大陆出版产业深度调整和台湾对于简体字出版物需求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两岸的出版企业在出版产业链、价值链的主要环节上,从各自的比较优势出发,通过紧密合作,一定可以取得双赢的局面,共同做大两岸的出版市场,获得更大的空间。当前,两岸出版合作可能的重要领域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内容提供—— 
                大陆:瞄准分销领域 
                台湾:引进文化积淀图书 
    在出版内容合作方面,两岸出版企业可以共同从海外遴选版权资源,一起引进版权,共同分摊成本和费用,以提高谈判能力,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在内容方面,两岸出版企业各有优势,台湾在大众出版的一些领域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市场眼光,所开发的产品也是大陆图书市场所稀缺的,值得大陆出版企业引进出版。而在中华传统文化、古籍整理、工具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大陆出版企业具备雄厚的实力,而台湾的出版企业由于规模和资源的局限难以企及,因此可以引进大陆在这些方面的文化产品以补台湾市场的不足。与内容提供相关的是出版物分销,大陆的图书销售连锁业态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准,形成了一些大规模的图书销售连锁企业,并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台湾的书业分销市场将是其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地域。可以预见,未来大陆的图书分销企业进入台湾后,大批高品质的大陆出版物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台湾读者的文化需求。 
    现代印刷—— 
                大陆:提供出版代加工 
                台湾:参与数字印刷业务 
    台湾在书刊印刷领域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其技术开发能力也较为超前,在大陆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现有基础上,今后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大陆的数字印刷业务领域。在数字印刷业务领域,欧美等地的供应商如IBM等跨国企业设备先进,但是成本居高不下,难以适应大陆数字印刷低成本发展的要求。而台湾的印刷企业,由于与大陆同属华文圈,更熟悉大陆市场的需求,可以低成本开发和改造设备与软件,获得比较竞争优势。譬如台湾的普罗文化出版广告公司,按需印刷设备经其进行技术改造后更加适应大陆在纸张、质量、成本等方面的需求,在大陆的POD(按需印刷)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大陆的出版和印刷企业因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低廉的因素,有着台湾所不具备的低成本优势,台湾出版企业如将出版物编辑、制作的某些环节放在大陆完成,在台湾实现销售,也将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现代物流—— 
                 大陆:物流需求不断增长 
                 台湾:对此有清晰理解 
    台湾的书业物流起步较早,相关的设备和软件设计制造商具备较强的实力,近年来,通过与大陆出版企业的合作,对于大陆的书业物流需求也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譬如与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有紧密合作的台湾耀欣数位科技有限公司,其研发的物流和供应链等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改造和实践,与大陆出版企业的销售系统、书店等客户的批销业务系统具有良好的耦合功能,随着大陆出版产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应该可以长期为大陆出版产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数字出版—— 
                 大陆:处于重要发展时期 
                 台湾:软件设计实力较强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数字出版风起云涌,电子纸、点读笔、网络教育等数字出版技术和业务发展迅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商业模式正处在逐步形成过程中。大陆的数字出版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台湾作为全球最重要的IT技术研发和电子产品代工基地,有着非常优秀的信息技术团队,他们对于出版领域的业务流程相对于其他人更为熟悉。近年来,台湾IT企业在数字出版技术领域积极开拓,取得了长足发展,如台湾的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无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丰余企业集团,在无线通讯、资料库处理能力、数字产品研发与制造、液晶面板等领域的技术开发能力已居于世界前沿,其适用于数字时代的电子出版产品,通过与大陆出版企业的内容合作,完全可以在大陆飞速发展的数字出版领域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