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悖论:海运发达 造船滞后

2009-7-17 14: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低谷破茧 中船龙穴破局“北重南轻”   海运需求庞大的广东如何破局中国造船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北重南轻”历史布局?对于正在大力发展造船业的广东来说,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可谓命运多舛。2007-2008年市场的火爆吸引了大批资金进入该行业,然而,金融风暴却将该产业拖入了冰河期。 
  不过,正如同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平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所说的,我国经济回暖之势明确,美国、欧洲也有了止跌的迹象,航运市场和造船业的复苏只是时间问题。 
  广东造船业曙光初现 
  从广东来看,造船业也现出了曙光。一个月前的6月19日,随着30.8万载重吨超大型原油船“新埔洋”号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龙穴造船基地出坞,华南地区不能建造10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历史被彻底改写。也就是这一天,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宝钢、中国海运总公司三大中央直属企业共同投资组建中船广州龙穴造船有限公司,联手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造船“航母”。业界普遍认为,这对于广东地区的造船业来说可起到产业升级的作用。 
  广船有望接到20亿新订单 
  广船国际日前更是传出消息,称近期有望接到20亿元左右的新订单。该公司称,公司于6月30日签署了一个精品船协议,因涉及国防机密,不单独出公告,但将于中报公布。此前广船国际总经理韩广德就曾透露,在争取新订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6月份会有收成。光大证券分析师韦永辉表示,在逆市中广船国际能接到20亿元的订单,对其公司本身是一个利好。 
  ● 对话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平 
  如何破局造船业“北重南轻”?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中船龙穴造船公司的成立,对提升广东造船业有着哪些积极作用? 
  陈立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造船工业的布局是“北重南轻”。作为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港口资源,海运业务需求庞大的广东省,在造船业上却明显落后,一个明显的指标就是广东此前一直不能建造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广州中船龙穴造船基地的建成投产,彻底改写了这一局面。龙穴造船基地不但在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完善我国船舶工业产业布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和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南都:中船龙穴造船公司由三家央企合资经营,这对公司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陈立平:由三家央企共同投资经营中船龙穴造船,对公司来说有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由于三家股东实力雄厚,中船龙穴造船能够不大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其次,宝钢的加入,能让公司在成本控制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大家都会有一些相互优惠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明确的;此外,中国海运一向都是造船业的大买主,中国海运成为中船龙穴造船的股东,能给龙穴带来稳定的订单。 
  龙穴造船会生不逢时吗? 
  南都:龙穴项目立项的时候,正是造船业行情火爆的时候。而金融危机对造船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龙穴此时成立,会不会生不逢时? 
  陈立平:金融危机对全球造船业确实有很大的影响。造船业重新洗牌在所难免。一些资金投机造船、盲目扩张的低水平造船设施首当其冲。但是,对中船龙穴造船公司而言,所受冲击却远远小于其他造船企业。一是手持订单比较稳定,现在手里还有18条船的订单,共计416万载重吨,交船期排至2011年底,船东市场信誉良好;二是产品定位准确,船东均表示浓厚的兴趣;三是国家、广东省及广州市的政策支持。 
  南都:怎么看待中船龙穴造船公司的发展前景? 
  陈立平:龙穴造船公司的主营产品之一为大型矿砂船(V LO C)。我国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国内对矿砂船的需求比较大;龙穴造船公司的另一型主营产品为超大型油轮(V LCC),中国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但在中国每年上亿吨的进口石油中,由中国航运公司承运的,仅占海上石油运输的20%,这也说明V LCC船的需求空间较大。 
  运力供应的严重滞后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物流成本的控制。所以,仅从中国自身的需求而言,将为我国的船舶工业带来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造船业至少还有20年的辉煌时期。这也是龙穴造船公司生存发展的希望所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