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
2009-7-16 14:1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研究报告》解读(下)
怎样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可扩大到成渝经济区全域,用好率先改革的试验权,通过构建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及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成渝经济区均衡发展、整体崛起。
成渝地区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区,要用好率先改革的试验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和谐发展,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公共服务。
构建统筹城乡的制度保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对城乡一体化的协调管理和服务职能。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实现城镇功能向农村延伸。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推进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拓宽耕地和建设用地来源。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向基层和农村覆盖,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要以优势产业为支撑,强化综合功能,依托交通枢纽,形成“两圈三群”的城市布局框架。包括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圈和川南、川东北城市群:
——成都都市圈。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重型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中心,覆盖绵阳、德阳、眉山、资阳和雅安等主要城市的核心经济圈。
——川南城市群。构建川滇黔渝接合部的次级交通枢纽,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主体,形成以宜宾、泸州、乐山、自贡、内江等城市为主要节点的成渝经济区南部腹地。
——川东北城市群。构建川渝陕接合部的次级交通枢纽,以天然气化工、机械制造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以达州、广安、南充、遂宁等城市为主要节点,形成成渝经济区的北部腹地。
同时,在搞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把攀西地区作为紧密关联区,注重协同发展。
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按照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思路,健全农村流通体系,发展农村经合组织,支持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劳动者综合素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竞争能力,从根本上巩固农业基础。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统筹城乡规划,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为改善公共服务创造必要条件。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显著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人均投入,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成渝经济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充分开放战略路径如何?
成渝经济区必须实施充分开放战略,重视利用长江水道、欧亚大陆桥和拟建的川藏、川青铁路,扩大东向、北向和西向开放,特别要突出拓展西南出海大通道,扩大南向开放,探索出一条西部大开放、内陆地区大开放的新路径。
成渝经济区要成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必须实施充分开放战略,全面改善开放的软硬环境,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的空间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改善投资贸易环境。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宽松稳定的政策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成都综合保税区建设,设立双流空港空运保税物流园区。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实现通关便捷化。积极引进国外人才、技术和资金,鼓励跨国公司加快本土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对国际经济风险的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努力消除体制障碍,推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
对外突出南向开放。既要重视利用长江水道、欧亚大陆桥和拟建的川藏、川青铁路,扩大东向、北向和西向开放,更要积极拓展西南出海大通道,扩大南向开放。面向东南连接北部湾,面向西南连接孟加拉湾。特别是积极打通中缅铁路,经缅甸直下印度洋,使成渝地区到西亚、南亚、北非和西欧的海上运输距离显著缩短,形成西南地区和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
加强区域合作为标志,积极扩大对内开放。继续扩大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的合作,重点扩大与周边省区的合作。在壮大成渝经济区实力的基础上,积极研究以成都—重庆—西安为依托的北部西三角合作,高度重视以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为依托的南部多角合作。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从何着手?
成渝经济区建设须以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通过建设综合枢纽、扩大对外通道、完善内部网络,满足要素充分流动的要求,支持经济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基础设施既是经济区建设的必备条件,也是扩大对内合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必须以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满足要素充分流动的要求,支持成渝经济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交通设施建设方面
首先要强化交通枢纽。通过建设西部最大铁路枢纽、国际航空港和多条高速公路节点,完善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与此同时,加强配套的次级交通枢纽建设。主枢纽和次级枢纽合理分工,充分发挥铁、公、水、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功能。
扩大对外通道。在利用长江水道对外开放的同时,以铁路、高速公路和空中航线建设为重点拓展对外通道。在继续加快成兰铁路等已开工项目建设的同时,适应南向开放的需要,抓紧建设成昆铁路复线和成贵铁路,贯通连接云贵的高速公路,形成连接孟加拉湾和北部湾的便捷通道。依托成都国际航空港,开辟连接世界各大洲主要城市的多条国际航线。
完善内部网络。以成渝铁路客运专线、成绵乐城际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复线、港口和支线机场为重点,加强经济区内部的交通网络建设。
水利设施建设方面
抓好枢纽和灌区建设。以长江和嘉陵江干流为重点,抓好亭子口水利枢纽和向家坝灌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兼顾灌溉、供水、通航和发电,发挥水利建设的综合效益。还应加强水环境设施建设。把库区和大江大河沿岸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确保生态流量,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使经济区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水经济优势。
此外,还应配套建设信息、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记者 杨晓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