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国际城物流振兴规划的宠儿山西“第二矿脉”
2009-7-16 14:0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2009年3月13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下发,这一天被全国物流业界人士誉为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
而制定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旨在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在山西,发展服务业被列为“四大攻坚”之首,物流业是服务业中的骨干产业,物流业的发展对提高服务业比重关系重大。
三晋国际城这一占地120万平米、投45亿元巨资打造的大型物流市场,在山西省实现从“煤炭大省”向“商贸物流大省”华丽转身的背景下,也成为山西省重点工程、晋中市重点工程。
严峻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
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各项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物流业的总体水平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
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
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
而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需求急剧萎缩,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
《规划》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剧烈波动,而且对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业内惊呼,“物流业这一朝阳产业正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
重大利好
金融危机的侵蚀下,在国家制定各行业振兴规划之际,物流业界人士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呼吁出台物流业的相关政策。
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正式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发至各级政府手中。针对该规划的下发,有专家认为这是对物流业这一朝阳产业的重要地位的肯定和提升,明确了我国现代物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
也有专家学者对物流业进入十大振兴规划颇感意外,但事实上,扩大内需的振兴规划有相当多的投资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在扩大物流需求,也在增加物流资源的供给。
而已经列入振兴规划的前九大产业均为第二产业,根据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有许多优化流程和改进管理的任务。随着制造业的价值向产业前后转移,必须依靠大力发展服务业来提升附加值,因此发展以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就成了其它九大产业振兴的组成部分。其次,物流业发展到今天也到了该调整发展方向的时候了。
在山西,发展服务业被视为全省转型所要努力的方向。而转型发展也被放在了山西三个发展的第一位,不难看出我省对转型的重视。
山西物流窘境
晋商,这个曾经横跨欧亚的“商业帝国”,从货通天下到汇通天下,称雄商界500年之久,直接推动山西成为当时的“海内最富”,而最初晋商的“驼帮”,亦是物流意识的朦胧体现。
但在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煤炭却成了山西主流经济的代言,而丰富的资源,并没有改变山西的经济命运,反而让山西陷入了结构性矛盾的窘境。商贸不活,物流不畅严重制约了山西的发展。
“长期以来,山西在低价输出能源的同时,却要高价从外省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每年数百亿元的批发采购外流,多年一直蒙受‘双重价值’的流失之痛。”三晋国际城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山西要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增长模式,突破‘单一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耗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不仅已成为山西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山西崛起中部,从‘资源大省’到‘商贸物流大省’的必经之路。”山西一位物流专家指出。
据统计,山西省每年有数百亿元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采购来自石家庄和郑州等地批发市场。在2006年各地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表中,山西位列全国到数第四,远远落后于周边的河南、河北、内蒙等省份。
远距离运输和多层级分销导致山西批发采购成本大幅增加,消费价值消失严重,已是山西人民挥之不去的伤痛。
“山西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越是这样,越是突出流通不畅问题。”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峰说。
目前,山西商贸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商贸物流企业占地规模、资产规模较小,经营分散、布局不尽合理,所涉及行业有限,与现代商贸物流业的要求相距甚远,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及周边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资源型物流比重变高,缺乏产业产品作为经济支撑,运输难以形成回流,效率低。而经营管理粗放、配套落后,缺乏龙头物流品牌,整体竞争力弱,难以做大做强严重制约着山西物流的发展。
“山西在物流上是薄弱环节,我们必须及早行动起来,学习江苏、浙江的先进经验,逐步在城际结合部形成高度统一、高度集聚的大商贸、大物流集散中心。”晋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随亭表示。
山西“第二矿脉”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富,这句恒古不变的真理也使山西开始觉醒。“单一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升级已是必须,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是必由之路。
《山西省现代物流“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全省将建设太原、大同、运城、临汾、晋城五大物流基地,重点培育“一轴两翼”物流带。依托高速公路主骨架,合理规划物流业空间布局。“一轴”是以太原为中心的物流中心轴,充分发挥太原武宿作为公路、铁路、航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会点的优势,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把太原建成全省核心物流枢纽城市。争取到2010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第三方物流实现500亿元,现代物流业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0%。商贸物流、兴晋富民的战略正式拉开。
太榆结合部既是“太原南扩、榆次北进”的核心区域、“大太原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腹地,同时也是三晋“立体交通”枢纽中心,拥有便捷顺畅的“铁路、公路、航空”交通网络优势、核心辐射优势和低成本运输优势,自然成为山西当之无愧的商贸物流枢纽中心。
为切实推动“十一五”宏伟战略的实现,加速产业升级换代,掌控21世纪现代商贸物流话语权。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太原南扩、榆次北进”的核心地段,招商引资兴建一个具有超强辐射力和区域影响力的商贸物流中心。
三晋渤海集团,以雄厚的企业实力和卓越的开发运营业绩,赢得了政府和山西人民的青睐。至此,政企合力打造的“华北第一大商贸采购总部”正式拉开帷幕。填补了山西没有一个辐射全省、统御全省、对抗邻省的现代化商贸物流航母的空白。
毫无疑问,现代商贸服务业是继煤炭之后,山西的“第二矿脉”。而在山西呼唤“统一强大”的商贸物流大市场之际,三晋国际城的出现,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千亿大市场
三晋国际商贸物流城拿下这块太榆结合部这块黄金之地的背后,是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庞大的计划。45亿元巨资的投入,将倾力打造山西现代商贸物流业的标志性工程。
据三晋国际城工作人员介绍,该规划总占地980余亩,建筑面积逾120万平方米。整个项目计划分三期开发建设,预计2011年9月份可全面建成营业。建成后,将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品类最多、价格最优、配套最完善、管理最先进”的“一站式”商贸采购总部。
依托山西省产业调整的发展方向,三晋国际城将建设三大升级批发市场,“山西汽配博览交易中心、华北五金矿机工业博览城、中国北方小商品商贸城”。向北辐射内蒙、向西辐射陕西、宁夏,向南辐射河南。向东辐射河北,进而打造年交易额逾1000亿元的商贸采购总部。
“该项目将彻底扭转山西每年数百亿批发采购外流的局面,真正实现山西商贸腾飞的梦想。”三晋国际城一位工作人员满怀信心地说。
据介绍,三晋国际城扼守山西物流中枢,耗资45亿,规划总占地980余亩,建筑面积逾120万平米。紧扣山西3500万人口消费需求,欲建设三大省级批发市场,即“山西汽配博览交易中心、华北五金矿机工业品博览城、中国北方小商品商贸城”。
三晋渤海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胡燕洲向记者表示,“项目的建成,将吸引15000余家企业和经营户进场经营,每天吸引数万省内外采购商前来采购洽谈。货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交相辉映,以120万平方米建筑规模、1000亿交易金额,必将成为山西省又一财富引擎,成为山西省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的项目。”
而目前,三晋国际城1期山西汽配博览交易中心即将推出全球租售,这个集国家政策、本省调产双重重视的“宠儿”已经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