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杭城第一条公路

2009-7-16 11: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杭州很少见到这样漂亮的林荫路了。”见到江城路的第一眼,老杭州丁云川就感叹不已。不宽的街道,参差的房子,满目的梧桐,阳光倾泻而下,透过梧桐叶,投下斑驳光影,夏天,也在这里停下脚步。 
  “十纵十横”市民观察团第四站,我们选择了梧桐大道江城路,而文史专家丁云川、仲向平的加盟,也让我们的这期观察团更有分量。 
  杭城第一条公路 
  1909年,城站竣工,杭州第一条公路--江城路由此诞生。从南宋开始拼接起来的一段段小路,终于铺成大道:没有柏油,没有透水沥青,那条路上铺的是鹅卵石,学名唤做“弹石路”,虽然简陋,但能通汽车,是泥路转变成公路的雏形。 
  江城路的第一,不仅仅在此,火车带动了它的繁华,杭州最好的茶楼,全红木家具打扮,就在江城路上,还有杭州最早的运输公司,最早的印刷公司,最早的自行车车行,都在江城路上扎根,它见证了杭州近代工业的萌发和繁华。 
  而再往前看,江城路也是赫赫有名,一条路上有杭州的两个城门:草桥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那是脍炙人口的民谣。而更让全国人民念念难忘的梁祝草桥相送,就发生在江城路上的望江门外。 
  丁云川、仲向平两位专家滔滔不绝,建设方几位负责人听得津津有味。“我们光知道这是个好地方,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故事,这么深的底蕴,今天真是好好上了一课。下次还要请两位老师给我们单位员工上上课。” 
  挖掘历史碎片,追求少而精 
  那么深厚的历史底蕴,发掘哪些,怎样展现? 
  上城区十纵十横整治办说,江城路道路红线只有30米,不少地方人行道只有2米,要放那么多历史碎片,有困难。 
  仲向平提出一个新想法:历史碎片挖掘追求少而精。 
  比如,望江门外,原来是观潮胜地,但现在钱塘江往东南发展,这里也看不到江,条件不具备,没必要再重塑过去,也没必要再恢复老城墙,他建议,像雄镇楼、候潮门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典故,找一个宽敞点的地方,结合起来设一处历史碎片。 
  丁云川则认为,像草桥相送这么有名的典故,可以尝试做一个手牵手的雕塑,放在望江门附近的空地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