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发展的基本思路(下)

2009-7-15 22:5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罗仁坚
    六、合理规划布局和加快建设综合运输枢纽,促进一体化运输发展
    1.克服体制障碍,构建一体化运输系统,落实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建设。
    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中,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对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合非常重要,交通运输枢纽是几种运输方式相互连接的结合部,各种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枢纽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交通运输枢纽的建设与布局,也会影响到各种运输方式网络布局的完善和综合运输能力的形成以及城市的合理布局。目前,我国的综合运输枢纽规划和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一是体制障碍和行业垄断;二是垄断造成了缺乏“一体化”运输的思想和服务创新意识。为此,必须加快包括铁路运输行业在内的市场化进程,在政府的有关政策引导下,由市场来推动。
    2.实施“统一规划、联合建设”,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发展。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是多种运输方式相互之间实现一体化的全程“无缝”物理连接和逻辑连接的关键。在目前的各种运输分别管理的体制下,规划与协调工作应由国家主管交通运输的综合部门主持,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共同参与进行。同时还必须制定主要单位(部门)负责按规划进行建设,采取“统一规划、联合建设、共同使用”的方式,加快将对必要性的认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尽快为“一体化”运输系统的建立创造物理连接的基础。
    七、统筹交通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
    1.正确处理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要走上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重新审视交通发展的历史、现状,对交通运输给环境、社会带来的诸多影响和压力予以足够的关注,尤其要完善新的发展观,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并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融入到相关理论和技术的每一个环节。
    交通运输既是现代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又是占用资源和消耗能源较多的产业。因此,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环境制约下,如何使交通运输系统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实现问题。当今世界交通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趋势: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是地球环境问题对交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三是在新的交换体系发展中,各国都特别重视交通的信息化、个性化以及经济性和公平性。
    交通运输的经济可持续性是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交通运输的经济可持续性是指交通运输必须以较优的组合方式、较高的效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交通运输的规模与活动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的需求相适应。为此,交通运输必须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和物质基础以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该充分吸收国际上新理论和新思想,从战略的角度做到交通运输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等之间确立一种协调发展的辩证比例关系。
    2.强化节约型交通运输模式的发展,以需求管理减少交通需求。
    我国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提高系统效率和较少对资源的浪费;二是从结构上降低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量和污染量;三是通过需求管理,减少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
    交通需求管理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项具有成效的可行措施,从资源的有限性出发,人类在追求生活享乐中应该有一定的节制,应该从全球的角度和人类长远发展的角度较为自觉地调整的消费观念和交通行为方式。一是建立与我国国情和资源禀赋相适应的综合运输体系,在结构上实现交通模式的优化;二是鼓励人们采用较少资源消耗的交通模式和减少交通出行的模式;三是促进交通行业的技术更新,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的技术等。
    八、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规划、政策的统一和各种运输方式的紧密融合
    1.加强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加快构建和完善。
    交通运输具有极强的基础性和社会性,依靠市场和企业的力量仅能改善局部或某一个体的效率,难以推动整个系统全面的完善和效率的普遍提高。综合运输体系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力量进行推动。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序列目录,政府投资和投融资政策等。
    2.加快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实现运输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就必须在战略、规划等以及管理体制上进行统一的协调和宏观调控。在我国经济发展报告和全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中,都强调要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但由于受到体制等制约,各种运输方式自成体系、各自发展的倾向依然很强烈,综合规划或是各种运输方式规划的平衡结果以及指导各种运输方式具体规划的约束力不强。为此,必须加快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才有可能实现各部门间规划、政策的统一,达到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尽快构建形成和不断完善的目标。
    九、以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途径增加能力供给和体现人性化
    1.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交通发展现象可以看到,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虽然现代化国家道路网已经四通八达,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能力越来越不能满足交通量的增长。这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采用高新技术来改造现有运输系统及其管理体系,以便解决问题。美、日等国家已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智能运输系统(ITS)建设。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方向。
    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是解决交通运输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
    交通运输智能化是信息化的一种具体体现,ITS的应用将有助于实现由单一的基础设施扩张向集约型交通发展的转变。
    可以减少交通运输工具对交通网络的占用,提高网路的通行密度。
    可以减少交通工具在途停留时间。
    可以减少交通事故。
    可以减少系统的不协调造成效率低下和选择最有效的出行路径。
    2.信息化、智能化是我国交通运输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十六大”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在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还必须大力提高硬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交通基础设施与交通运输工具在技术上达到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和增量供给。
    加强信息平台和共享机制建设,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和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既是提高系统效率的技术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交通运输发展应贯彻的重要战略之一。未来的发展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协调与决策机制,打破部门分割,积极推进一体化运输系统建设和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和整合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综合运输信息平台和建立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将以人为本、全程高效服务、节约资源的思想充分体现在发展方式中。
    十、以宏观调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需要依靠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化两个方面的合力。交通运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也只有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各种运输方式才能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交通资源和尽可能地提高系统效率。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中,制定出符合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交通发展政策,消除现有的体制性障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以及运输方式内部的衔接配合,为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系统的一体化创造基础条件。要深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管理体制与经营体制改革,消除行业壁垒,鼓励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市场竞争与联合,通过市场竞争促进运输系统的完善与效率提高。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合理控制经营性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模。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产品不断抢占国内市场的今天,如何从我国经济发展大战略的角度对收费公路的发展规模进行较合适的把握,既能使我国的公路建设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公路状况的不断改善,不断提高对运输需求适应程度,又能更好地提高我国产品的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将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以及交通运输在发展过程中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体现的问题。处理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经营管理方式以及运输价格等问题,要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国家的经济战略角度去考虑,也就是说,交通基础设施的成本应更多地体现由政府提供的社会成本投入,经济流通领域内的必不可少的运输成本要靠市场去解决,由用户承担。这些问题都必须在宏观调控政策中加以明确。 (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