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经营:辽宁沿海经济新“引擎”

2009-7-15 20:0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7月10日,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教授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本月初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不仅将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引擎’,也将使以装备制造业见长的辽宁真正从内陆经济走向海洋经济。” “五点一线”战略、“点—轴—带”模式、国家经济增长“第四极”等概念也让听者血脉贲张,辽宁沿海经济“带状经营”由此“胎动”。 
六港整合沿海经济带打响第一炮
    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和优化港口资源配置一直是辽宁沿海六港近年来的发展主题,《规划》的出台将加速这种战略整合。相关人士认为,这种整合将不是单纯的港口吞并或重组,而是以取长补短的形态共生共荣,一直以来大连港“一港独大”的局面将被打破,营口港和丹东港将以后发优势赶超大连港。
    资料显示,2008年大连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85亿吨。今年1至5月份集团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162.9万吨,同比增加772万吨,增长10.4%,特别是在外贸集装箱运输方面成绩更是优秀。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大连港出资19亿元参与锦州港的定向增发,获得了18.9%的股权,成为锦州港第二大股东,由此,大连港迈出了扩张的步伐。
    相对于占尽东北地区外向型先机的大连港,作为辽宁内陆港口的营口港近几年来却异军突起,到2008年,港口吞吐量已超过1.5亿吨;今年1至5月份,营口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264万吨,同比增长11.8%,增速比大连港高出1.4个百分点。
    大连海事大学航运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诺教授表示,在这一《规划》推动下,辽宁港口的差异化发展将会愈发突出,即以集装箱运输方式为代表的外贸将进一步聚集大连港,而散杂货将进一步分散到辽宁沿海各港。“通过计算‘五点一线’战略物流成本不难看出,营口港在汽车、油的灌装优势远远大于大连港,大连港的外向性贸易又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只有两港互补,‘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带动辽宁经济带强大的‘引擎’,共同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海事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斌教授分析道。
  
沿海经济带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所谓“五点一线”中的“五点”是指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经济区、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5个重点发展区域;“一线”是由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市所辖的21个县(市)区和12个沿海县市组成的沿海地带。面对《规划》出台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最大获益者的几大沿海经济区,将以带状经营模式吸纳外资,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拓展外向性经济产业。
    王诺教授告诉笔者,在国家战略形成的政策引导下,临港产业将会有大的发展,腹地经济将逐渐形成自身特色,辽宁沿海和东北腹地间的产业结构必然会有较大的调整。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造船企业,大连船舶重工相关负责人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规划》的出台将大大加速东北制造业的发展。该负责人透露,大连造船重工在长兴岛的基地已经敲定,在辽宁省和大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船舶重工将移师长兴岛,规划在年底成为主营造船、修船、船舶重工的现代化船舶制造企业。“仅今年前6个月就交付了6艘船,并且我们在国内海工方面始终占据30%的份额,尽管今年的大环境比较恶劣,但占有率将不低于这个比率。”该负责人称。
    2006年,世界第四大造船企业韩国STX造船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投资30亿美元建造“中国大连STX造船海洋基地”,截至今年6月,STX在长兴岛的投资额已经达到134亿人民币。韩国(STX)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洙正告诉笔者,STX集团围绕造船业已经在大连成立了12个法人公司,从海洋重工到技术开发应有尽有。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STX对长兴岛的投资计划不仅没有变化,而且还带来16个配套企业入驻周边地区。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长元告诉笔者,下一阶段,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将加大招商引资实效,加快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聚集,加快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实力,并以大项目作为主题确立主导产业地位,形成造船、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精品钢材、港口物流等产业支撑的特色经济。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教授表示,《规划》的原则通过将使辽宁沿海经济带成为东北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核心区域,对东北沿海经济与腹地经济形成良性互动起到重要作用。在今后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将起到核心和桥头堡的作用,有力地带动腹地经济发展。
  
信息物流将实现“五点一线”网络布局
    物流通关成为此次《规划》重头戏,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孙福全教授表示,《规划》的出台对经济的拉动不仅局限于一个产业,而是将形成“五点一线”的一个门户,而电子商务将搭建一个贸易、港口、通关为一体的集成产业链。
    大连口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大连将参照国际经验,优化通关流程,创新监管模式,完善口岸“一条龙”服务工作机制,实施“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等通关模式,加快构建口岸电子商务模式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绿色通道,使大连口岸成为我国通关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的口岸。
    中国国际海运网CEO康树春表示,辽宁沿海经济带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实例。在打造区域经济硬件环境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方针,以现代信息化科技为基础,必须打造经济带的软环境,这样才能实现软硬实力并举、产业布局合理、生态环境和谐的沿海经济带。《规划》的出台无疑为电子商务业者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没有电子商务的介入,现代物流业也就无从谈起,而现代物流业的集群效应也是通过电子商务的渗透得以显现。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生存的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方式、物流方式和服务方式。信息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开启虚拟,大千协同。我们集成6年电子商务经验和成熟的网络平台推出虚拟无水港新模式,以期构建我国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以此联动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对接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发展集约环保绿色物流。未来,“五点一线”战略将不局限于 “网”的概念,而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化领域的“网络”布局。
    “相对于南方发达地区,辽宁沿海还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不仅可以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且对于获得东北亚区域经济的核心地位,维护东北亚的和平,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巨大的国际影响。”王诺教授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