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调的“骨牌效应”

2009-7-14 23:1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高油价“吓”坏普通消费者 
  汽柴油价格上调之后,最先受到冲击的,是那些拥有汽车而相对收入又处于中低水平的有车族。“很不幸,我就是那种没钱却有车的人。”黑车司机小王这样告诉记者。周末晚上十点钟,小王照例开着自己的POLO等在西单大悦城门口。营业时间结束后,街上聚集了不少打车人。小王看见他们都会积极地上去攀谈:“打车走么?”每天下了班之后出来跑黑车在近两个月已经成为了小王的副业。“油价涨得太邪乎了,我这辆小破车每个月吃的钱比我的饭钱还多。不出来拉点活,真是供不起了。”小王说,自己大学刚毕业,父母都是昌平区的农民,家里并不富裕。小王的工作地点在城东大望路附近,每天通勤实在是不方便,但是单位附近的房子租金也不便宜,于是父母咬咬牙给他买了这辆小车。“父母买了这辆车之后,养车的钱一直是我自己负担,现在油价上涨得这么快,我也只能在下班之后出来拉点小私活,挣的钱也就是能贴补油价上涨带来的额外支出。”小王说。
像小王这种买了车的,都后悔自己买了车,而剩下不少准备买车的人,则被不断高涨的油价“吓”得捂紧了自己的口袋。 
  记者从北京几大汽车销售中心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情况比之前预期的要好很多,几个标的性的数据都显示了车市从2008年年末的“冰点”到上半年的“火爆”的剧烈转变。然而,随着利好政策出尽和6月油价的大幅飙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7月将成为车市的拐点。太平洋(601099,股吧)汽车网评论员钱晓静介绍说,今年上半年车市的火爆主要得益于政府众多的利好政策和当时正处于低位的油价,因此,销售水平表现抢眼的以中型车为主,而相对的豪华车则表现一般;而中型车的潜在购买者对于油价的敏感性显然要比豪华车的购买者大,因此,油价的飙升对下半年的车市将是个不小的利空,再加上7月本就是汽车销售的淡季,今年7月很可能成为全年车市的拐点,而根据她的分析,迫于销售额下降的压力和南方一些车厂高温假后产能的大幅上升,汽车价格的最大降幅将在9月份出现。
  成本增加恶化物流业经营状况
  受油价上涨的影响,一些行业的经营状况也雪上加霜。物流业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从北京神力搬家公司了解到,油价上涨后,该公司出车费起步由150元涨至了180元。该公司业务部程经理告诉记者,酝酿涨价或已经涨价的搬家公司不在少数,而且,提价的决定对于搬家公司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个“相当痛苦的抉择”。
  程经理说,今年以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搬家公司的生意本就不太好做。一是买房搬家的人少了,二是大家都本着“能省就省”的原则,能找亲戚朋友帮着搬,就绝不找搬家公司。随着房市有所回暖,经营状况刚刚好了一点。这个时候,油价的上涨对他们来说,无异于黎明前的黑暗。“按照现在的情况,从理论上讲我们不能贸然地提价:首先,价格的抬升可能让我们流失很多客户。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是大学毕业的季节,很多已经找到工作或立志留京打拼的应届生都面临着租房搬家的问题,这本是我们的一块肥肉。但是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毕竟有限,我们提了价,他们很可能就不再选择搬家公司帮他们搬家了;其次,我们这些正规的公司背后,还有许多"搬家游击队"式的不具备资质的小搬家队同我们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如果我们同他们的价格差距拉得太大,我们的服务再好也会无人问津。”程经理说,面对这样的形势,神力公司还是“顶风”选择了涨价,原因是油价上调之后,按照现在的价格出车,公司已经面临亏损。因此,即使上调价格有诸多风险,他们还是选择了提价。
  “这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不调价,月底可能连办公室的租金都付不出了。价格上调之后,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经济状况迅速好转,购房者上升,带来我们相关行业需求的上升。如果还是像现在这种情况,我们肯定撑不住。”程经理说。
  据了解,除了搬家公司外,许多物流公司也同自己的集团大客户开始了将运费和油价联动的谈判。但是,进展并不顺利。许多客户都认为目前的物流成本已经接近企业能够承受的极限,再提升将会对企业发展带来影响。而至于将运费和油价联动的建议,客户们看了发改委“近期油价将频繁调整”的观点后,就更不敢同意了。
  “不论如何,油价上涨带来的物流业的成本必定会传导到下游,这是肯定的。就算现在我们跟客户僵持,总有一天我们坚持不住或者客户坚持不住。我们坚持不住,我们退出这个领域,客户也未见得就占着便宜,因为他们必须寻找新的物流企业,而每家企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斯通善嘉物流公司业务部经理高云杉说。
  油价上调或推高CPI
  “比起迷雾重重的油价本身,我们更担心大幅涨价引发的后续影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表示。王松奇说,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由于油价上涨,物流业成本增加。“而一旦物流业把这个增加的成本转嫁了出去,就会像推倒一张多米诺骨牌,引起整个经济链条的连锁反应。农产品(000061,股吧)、工业产品都不得不以价格上涨来消化上涨的油价。而目前,我国正处在扩内需保增长的关键时刻,本身的目的是要提振需求,在这个时候提升油价,无疑和这个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王松奇的话并非危言耸听,7月11日,记者在北京金五星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看到,产地在山东章丘的大葱批发价格每斤上涨了5分钱。据批发商介绍,大葱价格之所以上涨,是因为油价上涨后,将大葱从距北京400余公里的章丘运来,平均每车大葱的运费增长了近100元。批发蔬菜的利润十分微薄,这样大的涨幅当然迅速地传导到了蔬菜价格上。
  记者在旁边的菜市场随机采访了几位来赶早市的市民,他们普遍表示对油价上涨引起的相关生活用品的上涨没有心理准备。一位市民告诉记者,由于估计到运费增加可能引起瓜果蔬菜价格的上扬,一些瓜果蔬菜商已经开始趁低位时囤积一些储存时间长的瓜菜,等待高位时卖出。
  另外,随着大量信贷资金和财政投资注入实体经济,客观上来说,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不是捕风捉影。此时油价的上调,对抑制通胀只会起到反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频繁地上调油价到底是不是明智之举呢?或许黑车司机小王的话能道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我不关心有关企业说的油价上调如何如何有道理的那些理论。我只关心什么时候我买得起车也能用得起车。”采访中,多数专家担心油价上涨势必将带来多个行业的连锁反应,因为很多工业品的原料就是石油,如此一来,油价上涨可能会造成CPI的抬高,这对于刚刚回暖的中国经济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