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冷链物流需要“热处理”

2009-7-13 17: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泉州冷冻业除了相关收费比许多省市还要低外,在布局、行业服务附加值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细节。”在参加了近日于青海举办的全国冷冻行业技术研讨会,与各地冷冻行业代表交流后,泉州冷冻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时正这样认为。

  本报记者王宇实习生庄晓玲

  冷库“迁徙运动”令业界担忧

  由于城市发展,城乡结合部短短几年就转换身份,成了中心城区,以前的最优选址让大冷库发展犯了难,而福州的冷库“迁徙运动”,似乎为泉州城市冷库布局难题提供参考答案。

  “近几年马尾港新建冷库容量达20多万吨。”张时正告诉记者,福州的冷库大都把“新家”安在了马尾港附近。福州贝类批发市场的冷库容量达32000吨,位于福州台江区鳌峰洲,由于沿线用地变成中心城区,发展受到限制,福州市政府决定将其拆除,并在马尾港划拨200多亩地,投建9万吨容量的大冷库,目前已进入设计阶段。“冷库建设是‘民生工程’,城市大冷库的科学布局需要政府扶持。”他说。

  同样,小型冷库也需要政府来整合,泉州目前还有近20家千吨以下的小型冷库,这些小型冷库大多靠近海边,便于渔船靠岸就直接把海产品送进冻库。张时正说,这些小型冷库布局不规范,安全隐患也多。

  泉州的小型冷库大多是早期投建,而多年的城市发展,使冷库周围兴建了很多民宅,冷库扩建的空间条件已经不存在。另外,由于投建、运营的时间比较长,冷库的设备也比较旧。这与目前冷库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相悖。

  物流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当前主要是制订煤炭、粮食、农产品冷链等几个专项规划”,张时正说:“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泉州冷库的容量整体上还有增加的空间,但是布局、选址还需斟酌。”

  在国外,冷库建设要先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再由政府立项,征求冷冻行业协会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审批,政府以此进行合理布局规划冷库建设。

  最低价优势成发展最大障碍

  “水费、电费和工人工资越来越高,冷藏价格却一直往下降,泉州冷冻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了,‘最低价’的市场优势成了行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奇龙冷冻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厂长吴振家说。

  “泉州冷库总容量达21万吨左右,居福建省第二位,仅次于福州,估算起来,每个月的周转量为60万-70万吨。”张时正分析,能有这么大的贸易量,除了服务质量比较好之外,价格低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价格比较低,很多厦门的客户把货运到离翔安码头不远的石井、深沪的冷库冰冻。

  据了解,就省内来看,泉州冷库的冷藏费一般为每吨每天2-3元,福州的价格为每吨每天2.6-3元,厦门为每吨每天3.5-4元,南平每吨每天高达5.5元。“泉州冷冻业的价格是全省最低的,在全国范围来看,也是低价。”张时正说。

  四川自贡的冷藏费每吨每天3元左右,再冻费100元/吨,而泉州冷库的再冻费最低有30元/吨的,最高也不过80元。“泉州成‘最低价’,是恶性价格竞争的结果。2007年开始,泉州冷冻行业的价格战打得更厉害了。”张时正介绍,2007年以前,冷藏费是每吨每天3元左右,2009年降到每吨每天2元左右,而在十多年前,泉州冷库的冷藏费曾高达每吨每天4元。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价格战,制冰费由每吨50元降到了30元,当时冷冻行业协会预见到这种恶性价格竞争将对行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召集果品冷库、外贸冷库、肉联厂等六家国营冷库,协商统一指导价格,包括制冰费、冷藏费、速冻费、再冻费等。

  协议将制冰费定为每吨80元至100元,若地区较为偏远可以低一些,但不能低于80元。因为效果显著,很多民营冷库也加入了协商定价的队伍,逐渐从6家发展到20多家。这种定价持续了4年左右,后来由于冷库越来越多,个体私营冷库大量增加,协议也逐渐失去了效用。

  不合理的低价经营让冷冻业成了微利行业,价格战让资金实力不足的冷库经营、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奇龙冷冻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振群认为:“按照正常来说,冷冻相关费用应该要达到厦门地区的价格,而因为恶性的价格竞争,扣除折旧、利息等费用,公司现在也只是略有盈利。”

  张时正估算,现在冷库的趋势是规模化经营,投入大,按每吨每天2.5元的冷藏费计算,大冷库的资本回收就要花上十多年。对那些贷款投建的冷库来说,价格战增加了它们的还贷压力,而由于资金紧张,冷库的设备、管理没办法跟进,这样就更谈不上节能,企业发展更加困难。

  深加工成冷链物流新盈利点

  “冷库发展食品深加工业务是冷冻行业发展的趋势,提高了冷库的利用率,也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增大冷冻企业的盈利空间。”张时正说,目前泉州规模比较大的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就只有闽南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一家。

  闽南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性江告诉记者,泉州水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不多,规模都较小,布局也很散,主要还是以粗加工为主,出口的品种与结构比较单一,许多小型水产品加工厂还习惯于出售海产原料供异地加工或简单清洗后冷冻储存等粗加工,附加值较低。“泉州水产品加工的潜力很大。”他说。

  今年年初,晋江某家水产企业老板,想要投资创办鱼酱加工厂,咨询冷冻行业协会。张秘书长帮他分析,鱼泥、鱼酱的加工原料在泉州的生产期每年仅有2-3个月,这样一来,一年大概有9个月的时间处于停工状态。如果不愿停工,到浙江舟山去进货,那加上这笔运费之后,成本大增,加工鱼泥、鱼酱就失去了价格优势,市场竞争力就要减弱很多。最后,这家水产企业把资金用于扩建冷库,增加了经营效益。

  张时正说,很多冷库经营者已经意识到冷冻业想提高盈利,就需要增加附加值服务,但若盲目投资,反而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虽然深加工可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但是深加工市场需要花时间培植,而且,国外客户对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设备、公司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所以,短时间内开发水产品深加工市场的可能性不大。”张时正说,要加快泉州水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他建议,政府可以尝试统一规划区域,投建标准的加工车间和冷库,引导小型水产品加工厂在此集中,形成水产品加工市场、加工中心。科学合理的布局不仅便于企业间全方位的技术交流,而且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