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无水港:促协同共生

2009-7-12 4: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王思元陆羽
应对危机 兴“无水港”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和运输惯例的调整,使现代港口正朝着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发展,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将是港口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无水港——一种建在内陆地区但具有和沿海港口基本相似功能的现代物流中心应运而生。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常德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无水港就是把码头搬到内地,这个办法是非常有效的,这符合我国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整个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我们青岛港从1995年开始就走向了内地,这几年我们在内地一共建设了15个办事处,最远的到新疆,东南到重庆、成都,还有兰州和西安,一直到郑州等。当时我们和海关、内陆联手共同开发内陆集装箱市场,现在看来是很有潜力的,这对2009年上半年的集装箱增长也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连云港港集团副总裁丁绍华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初,集装箱运输出现了港口开通运营22年以来增幅的首次递减,同比下降了10%。为寻求集装箱运输的突破,我们加大陇海沿线内贸货源的开发力度,推动开通更多集装箱运输的 ‘五定班列’,在宁夏、郑州、洛阳、陕西、青海开设 ‘无水港’;与陇海沿线的货主、中外船公司抱团取暖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港口集装箱运量已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对港口而言, “无水港”有力地拓展港口经济腹地,使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成为沿海港口拓展货源的重要跳板,有效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同时,“无水港”也成为内陆地区进出货物的陆路物流中转基地,更缩短了内陆城市与国际市场的距离,提高了其对外开放水平。
    目前,天津、青岛、大连、营口、宁波、深圳、厦门、连云港等港口相继把触角伸向内陆,建设 “无水港”已呈山雨欲来之势。
    但 “无水港”作为物流节点,其建设投入较大,并且地域限制明显。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周边经济和港口企业,充分挖掘其潜力,形成内陆航运中心是一个必须要认真面对的课题!
网络时代 虚实捆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2.56万亿美元,中等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7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9.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835万标准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航运大国,但距离贸易强国和航运强国还有差距。目前,中国物流总体成本占到整个GDP的18.1%,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在9%左右,仅物流成本一项就比发达国家高出了一倍。
    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港口的国际化、信息化、电子化建设是实现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中国国际海运网CEO康树春介绍说,欧美发达国家的港口物流发展已经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成为连接内陆经济和国际间的枢纽。港口与贯穿内陆地区的公路、铁路、内河和空港合理衔接,既为地方市场又为内陆市场服务,拓展港口腹地,形成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实现集装箱安全快捷的集结和疏散。
    上海港集团副总裁包起帆表示:“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是整个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我们最近搞的集装箱全程实时在线系统,这在促进整个集装箱物流的透明度和效率方面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国外港口对于自身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目前较为成型的国际物流信息平台包括: (1)KCSMARTPORT(www.kcsmartport.com), (2)TRADEBEAM (www.tradebeam.com), (3)SOGETCCS( www.sogetccs.com) , ( 4)PORTINFOLINK(www.portinfolink.com)。这些物流网络信息平台都较好的实现了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的集成,整合了国际贸易、航运物流、港口、海关等行业的服务,实现了在线贸易、在线电子数据传输、货物跟踪、在线报关、在线货物操作等功能。这些网络信息平台提供了新型的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减少了物流服务的操作环节,节省了物流成本,提升了港口和物流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港口物流应用技术发展方向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未来重点应用技术包括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 (GPS)、地理信息系统 (GIS)、射频标识技术 (RFID)、自动导引小车 (AGV)技术、搬运机器人 (RobotSystem)技术、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智能运输系统(ITS)。国际港口借助这些技术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的第四代港口发展,形成高度整合的 “大物流”、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的增值物流、打造技术密集型的 “智能港”、发展 “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
虚拟“无水港”协同共生
    在2008年第三届全球海运峰会上,联合国国际多式联运协会主席方贺丽女士说: “应对金融危机,我们要做的不是减员、减产,而是降低成本。市场需要的是这样一种物流服务,货物既定7月15日送达,不可以7月14日,也不可能7月16日,因为货物7月14日到达,客户会额外支出仓储费用和银行的费用,如果7月16日到达,工厂可能出现停产危险。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以港口为中心建立现
    代综合物流体系,通过网络信息
    化手段准确把控运输的整个过
    程。”方贺丽女士的讲话代表市场
    的需要,也道出了市场的未来。
    港口经济是世界经济、区域
    经济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
    引擎,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演绎
    出虚拟无水港的新新模式。 “信
    息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开启虚拟,
    大千协同。”康树春一语道出了信
    息时代的要求。他带领团队,基
    于6年的航运电子商务经验,经
    过大量的港航第一线调研,采纳
    国内外专家意见,结合当前国际
    经济形势首次推出 “虚拟无水港”
    概念。
    虚拟无水港是将有水港口的
    设施、功能和服务以及口岸系列
    配套服务虚拟并集成到电子平台,
    通过电子网络,延伸到腹地交通
    枢纽城市 (即无水港),与无水港
    服务进行对接,协同海关、商检、
    银行、保险等部门提前完成货物出口操作并通过科技手段保障出口货物装运安全的现代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系统。
    虚拟无水港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惠及的行业和机构包括国际贸易、货代物流、航运公司、港口、海关、三检、国家决策机构等。
    对此,国际贸易行业可以借助虚拟无水港实现货物运输的门到门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实时掌握货物运输状态,并且可以快速获得提单,提高结汇速度,提高贸易资金周转率。货代物流群体可以借助虚拟无水港实现在线货物承揽,降低人力成本,实现在线报关、报检,在线投保等业务操作,实时掌握业务进度,提升货代物流业务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航运企业可以借助虚拟无水港实现运力的科学调配,实现其集装箱的科学调配,并且可以很好的掌握货源分布,较好的拓展自身服务网络体系。港口借助虚拟无水港实现内陆货源的承揽,降低港口集疏港的压力,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并且借助科学数据分析功能指导港口科学决策。海关和三检机构可以借助虚拟无水港实现货物的实时监控,提升通关商检效率,有效防止走私等情况。政府决策机构可以借助虚拟无水港来实现运输资源的科学调配,并且较好的掌握各地经济发展情况,通过多行业的良性信息化互动,实现提升中国整体物流运转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中国企业和信息竞争力,发展国家内陆经济。并且系统提供海量数据信息可以作为政府决策和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的参考依据,提升预见性,实现和谐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