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跃居象山第一支柱产业

2009-7-10 13:3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3年以来,全国造船业一改以往低迷状态而成为高盈利行业,凭着对商机的敏感嗅觉,象山县民营资本开始“掘金”造船业,大量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在象山漫长的海岸线上,昔日的荒滩涂变成了一座座造船基地。到2004年年初,已涌现出了东红、振宇、博大、新乐、东和、神州等15家新办船舶企业,初步形成环石浦港、象山港两大船舶工业基地。
      经过4年打拼,造船业跃居我县第一支柱产业。“2008年实现船舶修造产值42.2亿元,同比增长62.9%;上缴税收8163万元,同比增长491.5%。”县船舶协会秘书长胡敏辉介绍,到去年底,全县有船舶修造企业35家,5万吨船坞2座,4万吨、3万吨、2万吨、1万吨、5000吨船坞各1座,5万吨船台7座、3万吨船台22座、1万吨船台27座。主要船舶企业各种设备基本齐全,已具备生产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多用途船、杂货船、化学品船、客滚船、工程船、工作船的能力。2008年全县船舶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主要销往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内销船舶遍及沿海各省市。
     造船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了船舶配套工业、船舶配套市场和船舶技术服务业发展。截至2008年底,我县出现了“广天船配”、“环宇耐火”、“麦斯特船舶电器”等30余家船舶配套工业企业。去年年底成立的象山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中心,依托武汉理工大学船舶技术力量,开展船舶船配、船舶技术难题攻关、船舶经济技术咨询等各项服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世界海运市场滑坡,运力需求急剧萎缩,让产能还在增长的象山县船舶企业提前感受到了“寒冬”的来临。“新船价格出现历史性的下降,二手船价格大幅下滑,部分造船企业生存困难,市场风险加大。”县船舶协会有关负责人说,受此影响,我县造船企业新承接订单也急剧下滑,去年四季度新接船舶订单为零,原有订单也普遍出现船东延期付款、延期接船的情况。
     与此同时,我县广大船企积极应对,努力开拓新市场,加快装备技术改造和人才培养,向高端突围。2008年以来,全县船企投入30亿元改进技术装备。“新乐”、“振宇”、“东红”等重点企业逐步采用先进的分段建造模式,积极配备300、200吨龙门吊、数控切割等先进设备,有效提高了船舶建造综合水平。
      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船舶工业逐步回暖。今年前5月,全县实现船舶工业产值16.6亿元,同比增长21.1%;企业新承接造船订单17艘,合同总价值近8亿元,今年前5月全县船舶出口额已超过3000万美元,主要涉及油轮、工程船、工作船、物探船、散货船、拖船等船种。随着新接订单的日益增多,我县船舶企业的发展信心进一步得到提振,严阵以待迎接造船业的新曙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