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需将期货损益与现货盈亏相对应

2009-6-6 14:4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王京上海报道
    钢材期货上市已经两个多月,伴随成交量的不断上升以及期货价格的持续上扬,钢材期货也越来越受到钢铁贸易商的关注。近日,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走访了上海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与该公司总裁助理,资深能源、钢材分析师吴君就贸易商关心的一些话题进行了交流。
    现代物流报:时下,钢材期货上市已经两个多月,然而,钢铁贸易商对套期保值的相关专业问题似乎仍旧不太了解,作为期货行业资深人士,您能否对此做一下详尽介绍?
    吴君:套期保值就是买入(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待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买入)期货合约来补偿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保值的类型最基本的又可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买入套期保值是指通过期货市场买入期货合约以防止因现货价格上涨而遭受损失的行为;卖出套期保值则指通过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合约以防止因现货价格下跌而造成损失的行为。
    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产生的原动力。无论是农产品期货市场、还是金属、能源期货市场,其产生都是源于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现货价格剧烈波动而带来风险时自发形成的买卖远期合同的交易行为。这种远期合约买卖的交易机制经过不断完善,例如将合约标准化、引入对冲机制、建立保证金制度等,从而形成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企业通过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买了保险,保证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物流报:一直以来,期货公司都在强调套期保值是钢铁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理解呢?
    吴君:对于钢铁加工企业来说,套期保值是以期货风险冲抵产品(或原料)市场风险,以可控风险锁定未知风险的一种经营手段。随着钢铁加工企业产销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不仅成为企业规避钢铁价波动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成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行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相对于一般企业,参加了套期保值的企业在波动中将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企业套期保值的优势,具体包括:
    第一,锁定高额利润。利用期货与现货的结合将企业利润锁定在较高的水平上。
    第二,改良库存模式。企业参与期货买卖可以对原有库存模式产生影响,利用期货仓库来抵充企业库存压力。
    第三,优化资金运行。利用期货市场使企业对资金进行最优化配置。
    在套期保值过程中,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采用与业务相适应的指标来测算市场风险,根据整体实力、自有资金额、业务经营方针及市场风险,确定期货交易的风险限额、止损限额和应急计划,明确每个相关人员的职责,并覆盖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的各个环节。
    实践证明,企业在套期保值过程中仅仅设立期货交易岗位是远远不够的,在组织机构上需要成立独立的期货部门,不仅要设置传统的研究、操作、结算等岗位,还要设立独立的风险控制和常规检查岗位,来监督风险政策的执行,进行风险评估、监控和报告。在开展套期保值的过程中,要考虑企业整体内控环境,为期货业务建立相互制衡的内部控制机制,从而形成高效的期货决策和操作机制。
    现代物流报:那么操作者在实施套期保值上究竟存在哪些具体误区呢?
    吴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忽视原料风险来源,过分依据行情预测进行保值操作。
    套期保值是指以回避现货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钢铁加工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首先应该判明经营中原料风险的来源,针对原料风险进行相应的期货操作。而目前很多企业不是针对现货市场的风险来源来进行套期保值,而是过分依据钢铁价涨跌的预测来进行期货操作,无形中陷入了投机交易的误区。在钢铁工业的产业链中,钢铁加工生产属于中间环节,钢铁加工企业的原料风险主要来自于已签订的产品订单(销售的原料)和已采购的原料之间在时间和数量上的不平衡。
    在钢铁加工企业运营过程中,当产品订单和已采购的原料处于平衡状态时,企业通过在现货市场的运营就完全回避了钢材价格波动的风险,企业就没有必要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保值。这时企业的保值称为现货自然保值,也是效果最好、风险最小、成本最低的一种保值方法。一些规模强大、实力雄厚、产品定价能力强的企业通常就采用这种方法。而对于绝大部分钢铁加工企业来说,由于受到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无法实现自然保值的。特别是在钢铁原料属于卖方市场,钢铁加工材料属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钢铁加工企业处于上游卖方市场和下游买方市场的夹缝当中,原料平衡很难完全通过现货市场来实现,必须通过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
    在钢铁加工企业运营过程中,当订单数量大于原料采购数量时,企业需要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买入保值。例如:当企业与下游用户签订合同后,由于生产能力、生产组织等原因没有立即进行原料采购,而是根据生产进度分批进行采购原料时,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就应该进行买入保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原料风险来源于未来钢铁价的可能上涨。
    在钢铁加工企业运营过程中,当订单数量小于原料采购数量时,企业需要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卖出保值。例如:企业在尚未签订销售合同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生产设备的连续运转,采用预先采购原料进行生产时,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就应该进行卖出保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原料风险来源于未来钢铁价的可能下跌。
    在套期保值过程中,钢铁加工企业的保值方向和保值数量与钢铁价的高低以及钢铁价的走势 (如果能准确判断出来的话)关系不大,在已经接到下游订单而没有采购的情况下,即使当时钢铁价较高也需要买进;而在企业订单不足,原料出现库存的情况下,即使当时钢铁价较低也需要进行卖出保值。只有及时判明风险来源,始终坚持保值操作思路,钢铁加工企业才能做到完全回避原料市场的风险。
    第二,缺乏套期保值效果评估机制,片面追求期货市场盈利。
    钢铁加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目的是为了回避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锁住生产成本和产品利润,以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风险。在钢铁价大幅度上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钢铁加工企业都是在现货市场上已经发生亏损或者即将发生亏损的情况下才 “被迫”进入期货市场中的。这时钢铁加工企业往往希望能够通过期货市场来降低采购成本或者增加销售收入,或者说希望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业务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这在无形中就产生了追求期货市场盈利的心理。
    虽然这种片面追求期货市场盈利的心理违背了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心理往往又是难以克服的。即使是钢铁加工企业当中非常了解和熟悉套期保值的人员,当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出现亏损时,恐怕也很难向所有的人都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企业当时还要去做套期保值、企业如果不做套期保值不是会更好等等问题。
    钢铁加工企业要走出套期保值中片面追求盈利的误区,最好的办法就是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建立套期保值效果评估机制,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来综合评估套期保值效果。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就是遵循会计原理中的配比原则,将在现货市场已实现销售商品所对应的库存成本或者是采购原料的采购支出与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所产生的平仓赢利或者亏损相配比,调整并确定该商品的销售成本或者采购成本。建立套期保值效果评估机制就是要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来综合评估套期保值效果,将期货市场上的损益与现货市场上的盈亏相对应,而不是只关注其中一个市场的盈亏。如果企业进行的期货交易行为是严格意义上的套期保值交易,并且遵循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的话,那么企业在期货市场上的亏损一定对应着现货市场上的赢利,就很容易正确的核算出套期保值的效果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