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融资开启破冰之旅

2009-6-5 15:2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之前,郑州地铁融资之旅已先行开启:86亿元银行贷款协议的签订,为开建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86亿元银行贷款,仅仅是其融资的开始,郑州地铁未来融资有很多方式可以去选择和探索。有一点毋庸置疑,地铁融资将给郑州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       
  86亿元融资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6月6日开工之前,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在5月31日与我省3家银行签订了86亿元的贷款协议。    
  据了解,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贷款利率执行国内同期贷款最优惠利率。在86亿元的贷款协议中,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提供46亿元,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分行各提供20亿元。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人士说,按照工程设计,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6.34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站20个,总投资150.8亿元。    
  国家标准对轨道交通的定义是,“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由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    
  轨道交通绝对是一个“吸金”大户。一般而言,不同线型造价不同。地下铁路每公里造价在3.6亿~5.6亿元之间,高架轨道每公里造价1.2亿~2.3亿元之间,地面轨道每公里造价0.65亿~1.3亿元之间。   
   鉴于此,在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之前,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今年3月举行了融资工作说明会,吸引了我省14家银行前往参加。    
  据了解,郑州地铁近期建设项目由1、2号线一期工程组成,项目总投资241.87亿元。近期建设项目资本金104亿元,占总投资的43%,资金来源为财政拨付;债务资金137.87亿元,占总投资的57%,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    
  不过,郑州地铁融资看来并不太困难。    
  根据郑州市政府此前与各家银行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到5年,各家银行将在郑州地区投放2500亿元授信,仅地铁项目就获500亿元授信,占五分之一,足见银行对郑州地铁项目建设的重视程度。    
  据了解,我省有10家银行提交了郑州地铁金融服务方案。目前中行、浦发和邮政储蓄三家银行花开有果。    
  机会与风险的考量    
  对于郑州地铁来说,此次86亿元银行贷款,仅仅是其融资的开始。    
  根据规划,郑州轨道交通网络体系由6条线路组成,总长203公里,估算总投资1000亿元。    
  在银行人士看来,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不过,有机会也有风险。    
  省会银行界人士表示,轨道交通是公共客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益性、福利性和商品性等属性,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同时,轨道交通项目具有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政府定价等突出特点,全世界地铁企业绝大多数存在着运营亏损。    
  正是地铁项目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其融资的特殊性。因此,在世界各国,既有政府投资的,也有企业投资的,还有由企业投资政府给予一定补助的。    
  在国内,轨道交通的融资形式也是多样的。    
  据了解,上海市轨道交通建设采用的是商业化模式,使融资压力和融资风险得到合理的分摊。其主要做法是将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监管分配给不同的主体。上海市政府除每年向轨道交通投资公司拨款20亿元之外,只履行轨道交通宏观监管责任。    
  北京地铁建设在奥运支线工程上尝试采取了BT(建设-转让)模式运作,即由招标方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建设方,由建设方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和工程建设,项目建成竣工后由招标方进行回购。    
  北京地铁4号线又采取了PPP模式,也是国内轨道交通建设中首个以公私合营的模式进行建设运营的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PPP投融资模式是指基于轨道交通准公共产品的经济特点,在投资上将公益性与盈利性部分定量分开,由政府负责公益性部分的投资,由社会投资者负责盈利性部分的投资并负责地铁的经营管理。    
  早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建设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要改革轨道交通的建设经营管理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和经营。    
  而郑州地铁工程项目规划负责人之一陈丽莎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采用世界上通行的政府主导的负债融资方式。显然,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大规模建设轨道交通的发展态势。    
  郑州轨道交通未来融资也有很多方式可以去探索和选择。    
  盘算融资的社会效应    
  地铁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除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外,最直接的一个效应是,拉动地铁沿线的经济增长。    
  上个世纪初以来,城市轨道交通推动了轨道车辆的制造和轨道交通电气化技术的研发及市场经营,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现代装备类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轨道交通对城市格局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    
  轨道交通发展对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在已建轨道交通的城市,沿线的地价与房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涨:在香港,由于京九地铁的通车,沿线土地一路暴涨,房价先后翻了八九倍;在深圳,地铁的开通,让沿线商业从萧条到繁华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依据这一经济规律,地铁带火城市沿线房地产开发成为必然。    
  此外,国内很多城市在地铁工程建设期间,都会启动地铁沿线的商业规划,建设商务中心,缔造消费中心,架构旅游经济带,从而带动地铁沿线的土地升值和经济繁荣。    
  有专家分析,轨道交通每投资1亿元,将带动相关产业产生2亿~2.6亿元的效益。也就是说,如果修建100公里的地铁,那么投资将达500亿元左右,将带来相关产业1300亿元左右的产值。    
  从这个角度看,我省各银行对郑州地铁的融资支持,不仅看重其带来的长期的经济效应,更看重其引发的更大的社会效应。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人士说,郑州市轨道交通项目是郑州市乃至河南省近几年的一项重大城市基建项目,备受关注,也是提升郑州现代化大城市品位、造福郑州市民的一项重点工程,更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一项重大举措。    
  因此,该行2008年1月就开始关注和研究郑州地铁项目,并从融资方案、节约成本、产品组合、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组合创新,精心设计了专业性、实用性兼备,符合郑州轨道项目建设特点的金融服务方案,最终成为郑州市这一重大工程的业务合作银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