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航海日理论座谈会

2009-6-5 13: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年6月4日下午,“2009年中国航海日理论座谈会”在辽宁大连召开。中国交通部副部长、原航海日组委会副主任李育平教授、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孙光圻教授、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专家组成员、著名导演杨道立女士、大连市作家协会主席素素女士和大连市政府、港口与口岸局领导以及多家大连媒体出席了本次会议。  
  
“2009年中国航海日理论座谈会”会议现场 (图)
  首先,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专家组成员、著名导演杨道立女士阐述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以及重要意义。经中国航海日组委会精心组织策划,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工作,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讨论,结合航海日的意义讨论产生2009年中国航海日“大连宣言”,并会进一步将此宣言收录在全国中学生教科书内,加强航海教育,提升全民航海意识,实现中国从航运大国转变为航运强国的目标。
  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专家组成员、著名导演杨道立女士讲话 (图)
  围绕全国范围内选出的三篇“大连宣言”,与会嘉宾对此分别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孙光圻教授表示三篇文章都各具特色,他认为从全国航海日宣言要求来讲,应突出以“航海兴邦”作为“大连宣言”主题,应该建立科学的航海观,从历史、现状、未来三方面找到航海的本质以及其最核心的内涵,航海活动的主基调依然是政治与外交活动。在孙光圻教授看来,航海观念在古代就存在一些问题,航海观不科学,航海的意义在于将世界资源与市场进行合理配置,应未来发展的需求,不同的时代应该采取不同的政策。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孙光圻教授讲话(图)
  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专家组成员海军少将陆儒德就此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航海问题本身也在发展,但航海的前途是光明的,同时他还深刻分析了目前中国在海洋文化以及全民在航海意识上所面临的问题,希望未来中国也会出现“哥德堡”热潮。 大连市作家协会主席素素则认为目前三篇“大连宣言”的文字形式、逻辑思路等都尚需完善,作为一种宣言,应该能够传达出一种强大的感召力量。各位与会者均认为应提取三篇“宣言”之精华,整合一新。
  “2009年中国航海日理论座谈会”会议现场 (图)
  会议还传达了大连市市委书记夏德仁同志对航海日的深刻要求与殷切期望,希望本届航海日能够在大连留下永久的历史痕迹,推动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并借鉴前四届航海日活动成功举办的经验,在文化上有所创新,能够起到提高全民航海意识、增强航海教育的作用。 
  自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也即郑和下西洋的决策日)确定为“航海日”以来,航海日活动已经连续在北京、上海、青岛、太仓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航海日活动将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办。 距离7月11日举办的中国航海日还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据本站记者了解,目前关于航海日的各项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开展高等航海教育100周年,同时环境与安全、气候变化、金融危机等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难题,在如此特殊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开展“航海日”活动,具有更深刻的意义。结合“国际海事日”的主题——“气候变化:也是对IMO的挑战”,为此 2009年中国“航海日”活动主题定为“庆祝新中国60周年•迎接航海新挑战”。 
  2009年航海日活动宣传口号为: 
  1.    庆祝中国航海日,迎接世界海事日 
  2.    科学发展统领,促进海洋和谐 
  3.    加强国际合作,应对金融风暴 
  4.    弘扬郑和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5.    爱我蓝色海洋,保护海洋环境 
  6.    共贺两岸直航,同创民族复兴 
  7.    发展船舶工业,振兴海洋经济 
  8.    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发展 
  9.    保护蓝色国土,维护海洋权益 
  10.   增强海洋意识,普及海事教育。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