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创迈向国际化

2009-6-30 16: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李胜利汤恩俊
    作为大连高新区直属国有建筑物流企业,大连海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坚定发展信心,将 “建设园区、服务园区、贡献园区”的经营理念贯穿于高新区经济建设的过程当中,全力提升创业环境,全心扶持企业成长。今年1~5月,海创的固定资产投资、投融资力度和开发建设速度不减反增。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海创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使高新区开发建设、投资融资、资产管理 “三大平台”愈发坚实,自身也向着国际化建筑物流大公司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营造 “总部生态物流经济圈”
    目前,高新区增长方式已完成由工业拉动为主向物流服务业拉动为主的转变。而成立于2008年4月的海创集团,就是高新区为了做好 “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的先锋”,当好实现 “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主力,对优质国有资产进行整合而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成立以来,集团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凌水湾地区脏、乱、差的旧有模样将彻底改变。按照规划,这里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崛起一个以高端物流服务业为承载、以高端产业为核心和以高品质生活文化为底蕴的 “总部生态物流经济圈”,使高新区发展成为大连的西部城市副核心。目前,海创集团加速凌水湾改造一期工程的开发建设,300余辆施工车辆同时作业,全长1148米的临时护岸将于今年9月末合龙,全程2357米的正式护岸争取在明年5月出水面。
    针对高新区当前产业相对集中而生活配套相对不足的问题,海创集团今年加大了生活配套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为了提升七贤岭核心功能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消费环境,集团今年4月正式启动了海创·芝麻物流街项目的建设,计划于今年年末主体封顶。此外,海创集团还为东软集团的员工及培训人员量身打造了精装修公寓项目海创·谷歌里,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产业园区建设与配套环境建设 “比翼齐飞”,为高新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积蓄了 “薄发”的后劲,海创集团今年预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到6月末可完成24亿元,目前已启动工程项目26项,近期即将开工工程两项。
建好高新区投资融资平台
    抵押物不足,贷款难。这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承担高新区投资融资 “平台”建设的海创集团尝试多种方式有效破解。今年海创集团和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签订了38亿元的贷款协议,目前已到位15亿元。通过股权质押与实物抵押相结合,向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贷款担保余额近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海创集团还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以种子基金等方式为中小企业解了燃眉之急。通过多年努力,大连宇光虚拟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了计算机远程维护系统的自主研发,但苦于没有后续发展资金。海创集团投入3000万元的种子基金,以入股方式支持宇光,此举不仅使全球计算机远程维护中心落户高新区,也使企业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大增,目前宇光已拥有个人用户10万户,和电信、网通等运营商,和杭州工商局等政府客户达成了合作协议。今年海创集团创投资金投放总额可达1亿元。集团正起草高新区种子基金管理办法,初步确定以每年不低于2000万元的额度支持企业,同时以此为基数,每年按不低于高新区财政收入增长比例递增。
    海创集团还紧紧抓住国家IPO(新股发行)即将重启和创业板即将开通的机遇,大力扶持高新区企业融资上市,高新区有16家企业提出了上市申请;大连市第一批申请创业板上市6家企业当中,高新区就占了5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