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需求将显著增加

2009-6-30 15:4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专家团资深专家 陈克新
    消费需求是影响钢材市场价格的重要方面。因此,认真分析下一阶段钢材需求情况,了解其发展态势,对于判断中国钢材行情走势,正确投资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钢材市场的两大类需求
    一般而言,中国钢材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四种。
    第一大类是源于其商品属性的实体经济消费需求。比如固定资产投资、机电产品生产、外贸出口等方面增长所引发的钢材消费量的增多。如果实体经济萎缩,这部分需求相应下降;反之,则会增加。它与实体经济总量共进退。
    第二大类源于其金融属性购买需求。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钢材除了具有商品属性外,还被越来越多地赋有了金融属性。这就使得在钢材及生产原料市场领域中,除了缘于实体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需求外,还会衍生出大量金融性购买需求。这类需求又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保值性购买需求。在一些情况下,比如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大量资金出于避险需要,纷纷涌入钢材、矿石、焦炭、有色金属、海运市场购买现货资源,或者购买远期合约,以寻求保值避险,会导致一段时期内购买量的急剧增加。
    二是投机性购买需求。资本具有追逐利润的天然本性。一旦条件具备,囤积涨价可以获利,也会吸引大量游资、热钱入市购买。在钢材及生产原料价格持续上涨过程中, “买涨不买落”的市场法则发挥作用,常常可以使得这种金融性购买创出 “天量”。
    三是外汇储备适度实物化的购买需求。这基本上是一个新概念,或者是新近产生的购买需求。以前各国的外汇储备,除了以纸币形态存在外,还有一部分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实物形态存在。这几乎就是外汇储备实物化的惟一形态。估计在今后的外汇储备适度实物化的过程中,除了加大贵金属的实物形态储备比例之外,还有可能适当增加其他商品的实物形态,比如与钢材生产密切相关的铁矿石、锌、镍等。因为这些产品物理稳定性好、储备成本较低。
    在上述两大类需求中,后一类需求,即源于其金融属性的购买需求最为活跃,弹性极大。有时候这部分需求会远远超出实体经济需求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泡沫。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钢材及原材料产品在市场上所具有的金融属性,这就使得其价格行情,在一段时期内可以暂时脱离实体经济的消费需求,与之产生很大的背离。比如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6月中旬,尽管全球实体经济持续下行,但锌、镍价格上涨了4成以上,国际市场海运费用暴涨,煤炭、焦炭、铁矿石价格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虽然商品的金融属性与期货市场的发达程度直接相关,但也不能够将两者完全等同起来。实际上,在钢材及原材料现货市场上大量购买并囤积起来,也属于金融属性的购买范畴。比如近期一些贸易商在港口囤积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过程中货源持有者的捂盘惜售等。所以,不能将其金融属性需求,仅仅局限在期货合约的购买范围内。金融性的购买行为可以说是无所不在。
    二、下一阶段中国钢材市场需求显著增加
    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下一阶段中国钢材市场的整体需求,也就是上述两大类四种需求,都会有一个显著增加。
    (一)从实体经济需求来看,最低迷时期已经过去,触底后逐步回升。
    今年以来,尽管世界经济复苏过程还很艰难,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其全面复苏尚需时日,但全球企业订单开始增加,产品库存水平下降,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也有所上升,许多国家已经不再向下修正经济增长预测数值,纷纷作出近一年内恢复增长的预测。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已经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由1.9%上调至2.4%。这些迹象显示,实体经济最低迷时期已经过去,或者正在过去。预计从今年末至明年上半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将会相继摆脱衰退局面。受其影响,今后实体经济对钢材的消费需求亦将缓慢地从谷底回升,而不再是大幅萎缩。
    世界各国中,中国的钢材需求复苏最快。据测算,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钢材消费量同比增长水平比去年第四季度提高了14个百分点;第二季度继续升温,显著好于先前预期。 (下转B3版)
(上接B1版)
    中国钢材需求的复苏,直接拉动了境外进口,不仅铁矿石进口势头强劲,而且钢材进口量也在增多。国际市场中国购买因素再次增强。据海关统计,2009年前4个月全国铁矿石进口量为18846万吨,同比增长22.9%。进入5月份后,进口水平又有了一个很大提高,这对于疲弱的世界钢铁需求肯定是一个极大支持。
    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中国钢材实体经济需求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据统计,2009年1~5月累计,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比前4个月的30.5%增速加快,尤其是新开工项目极为强劲,同比增幅接近1倍。如果剔除同期投资品价格下降因素,钢材等实物量的增加则更多。最新经济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5.94,比4月份提高1.18点。随着国家刺激需求措施效应的进一步显现,预计今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长,特别是更多投资项目由前期征地转向建筑施工,将成为中国钢材实体经济需求的最大拉力。
    其次是汽车产销显著升温。同建筑业一样,汽车制造业也是钢材需求的重要支柱。进入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显著增多,成为钢材消费亮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体产销总量已经连续3个月在百万辆水平上运行,创出历史之最。1~5月累计产销同比增长率也达到两位数水平。预计2009年上半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可望达到600万辆,全年汽车销量将超过1100万辆,由此带来汽车用钢材需求的旺盛增长。
    再次是家用电器政策利好。有关部门前不久出台家用电器以旧换新的财政补贴政策,并且将补贴范围由农村扩大到城市。对于今后国内家用电器产销量和用钢量的增加都是一个有力推动。
    最后是钢材出口触底回升。在中国整体钢材需求结构中,外贸出口所受冲击最大,预计年内钢材出口情况都不太理想。尽管如此,由于今年前5个月钢材出口同比降幅已经达到63.6%。其中5月份出口下降75.7%。因此,即使今后发生更糟糕的情况,钢材出口形势也坏不到哪里去了。预计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相继复苏,或者是下行减缓,中国钢材出口亦将触底回升,中国仍为全球最大的钢材出口国家。
    (二)从金融属性来看,今后各国货币的大幅贬值,将引发大量购买需求。
    暴发金融危机以来,为了避免螺旋式下跌,陷入经济大萧条,世界主要经济体无一例外地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无一例外地大规模举债,实施巨额财政赤字,甚至开动印钞机 “救市”。比如2009财政年度的美国财政赤字将达到创记录的1.84万亿美元,约为上一财年赤字规模的4倍。2010年的财政赤字更高,为2.33万亿美元,估计今后数年还将保持很高的赤字水平。一些国家政府几乎无限制地向全球市场大量投放没有物资保证的纸币,虽然可以度过眼前难关,但一定会造成 “钱比货多”的另一种 “经济失衡”,引发严重的货币贬值恶果,并且很可能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贬值。
    今后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的竞相大幅贬值,以及强烈的贬值预期,势必刺激大量投机资金和避险资金涌进钢材及矿石、煤炭、燃油、锌、镍等商品市场,也包括各国政府在严重通货膨胀威胁下,部分外汇储备资金进入市场,从而产生极大的金融性购买需求。
    三、市场需求的大幅增加,可以迅速改善供求关系
    确实,前段时期消费需求的减速,尤其是出口需求的急剧萎缩,导致产能过剩问题 “浮出水面”,对于钢材市场行情产生很大压抑。
    由于今后中国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包括出口需求 (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两个方面)的逐步复苏,至今仍然困扰市场行情的产能过剩问题会有很大改善。实际上,从现阶段中国钢材利用率来看,中国钢材产能过剩问题已经不是十分严重。
    由此可见,实体经济逐步复苏,以及强烈的货币贬值预期,共同创造了下一阶段钢材需求急剧膨胀的大环境。据此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内,短则一、两年内,长则两、三年内,全球钢材及冶炼原料价格将会展现一轮更为强劲的上涨行情,钢材、铁矿石、焦炭、锌、镍等产品价格都有可能逼近或者越过前期高点。届时,将重现“资源为王”局面。对此,有关方面都要未雨绸缪。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