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钢:把握历史性机遇 推进泉州新跨越

2009-6-30 0: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东风吹海峡,潮涌泉州湾。 
  国务院支持海西加快发展的《意见》已正式出台,在这千载难逢的新机遇中,泉州如何在新的站位上实现新跨越?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泉州市委书记徐钢。 
  “《意见》的出台,使海西建设从区域 
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是我省建设海西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给泉州发展带来了大好时机。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按省委‘四个重在’的要求及卢展工书记在泉州提出‘活、和、创、韧’的讲话精神,以思想的解放、思路的拓宽来促跃升、促繁荣,在新一轮发展中创造更大辉煌。”对泉州的新跨越,徐钢信心满怀。 
  促进产业升级,率先构建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 
  从1999年以来,泉州经济总量一直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一,海西战略实施后,泉州经济总量更跃升为海西各城市之首,去年生产总值27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4200亿元,是海西20城市唯一一个工业产值上4000亿元的城市。 
  徐钢说,泉州经济的崛起,离不开工业制造业这个大盘。《意见》赋予海西的一个重要定位,就是要求海西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给泉州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一个新机遇。泉州主动呼应、融入海西,就要率先构建海西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目前,泉州制造业领域以传统的纺织、服装、鞋革、建材等轻工业为主,泉州箱包产业、晋江休闲运动鞋、石狮休闲服装、南安五金水暖器材和德化日用工艺陶瓷产业均进入全国百佳产业集群,规模与竞争力排名全国同行前列。徐钢表示:“但传统产业须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力,才能为海西建设再立新功。” 
  徐钢认为,构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更要下大力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泉州的目标是大力发展科技、资金含量高、结构优化及投资额大的重化产业、光机电、信息、机械装备产业项目。《意见》出台不久,位于泉港区的福炼一体化项目新建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投料开车成功,标志着一体化项目进入全面试生产阶段,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500多亿元,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1500亿元产值。徐钢说:“像这样投资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将成为加快海西发展的引擎,是我们着力扶持、培育的目标。今后,我们将致力大招商、招大商,加快引进石化、光机电、装备制造等龙头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临港产业,积极建设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和现代物流中心等载体,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泉州确定了“稳住大盘、固本培源、项目带动、奋力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安排167个重点在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39.4亿元。目前,30万吨修造船、中化重油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10万吨级的修船项目已投产。 
  发挥对台优势,率先构建两岸区域合作前沿平台 
  国务院《意见》决定,新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谈及此,徐钢深感振奋:“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利好,我们一定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规划泉州台商投资区,力争把这一政策效应发挥到最大,促进泉州台商投资的更快集聚、更大提升,把泉州率先构建成两岸区域合作前沿平台。” 
  海西建设5年多来,泉州台资集聚持续升温,5年多来引进台资项目216个,投资额12.93亿美元,合同台资8.08亿美元。徐钢说,福炼一体化项目的建成,泉港石化基地的效应正在放大,对台湾石化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上个月,台湾石化专区正式在泉港挂牌,泉州将积极创造条件,促成台湾石化上下游产业链整体转移落地。同时,泉州将牢牢抓住两岸“大三通”的有利时机,扩大对台海上货运直航的成果,把泉州港打造成两岸直航重要通道。 
  “闽台‘五缘’的优势,在泉州表现得比较充分、比较突出,特别是泉台文化的联系更为密切。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如何用好这些优势。”徐钢说,泉州是全国唯一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台缘博物馆是大陆唯一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泉州将大力弘扬、保护闽南文化,提升闽台缘博物馆功能,发挥好闽南文化联结两岸人民感情的纽带作用。 
  做强中心城市,率先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国务院《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福州、厦门、泉州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泉州物流节点和现代物流中心。徐钢认为,随着《意见》的深入实施,必将大大改善泉州的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泉州湾城市群发展。 
  徐钢说,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结合泉州实际,须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率先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过去5年,泉州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60平方公里扩展到90多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0.2%,96%以上建制村实现小康。今后,泉州要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快“一湾一环”建设,即以泉州湾为核心,加快晋江、洛阳江两岸综合开发,重点推进晋江南岸商务片区、东海片区、洛秀片区、石湖港物流片区、北峰丰州片区、城东洛江片区等六大片区建设,尽快开工建设环城高速,带动环泉州湾及周边城镇同步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发展格局。 
  徐钢表示,在推进泉州湾城市建设中,要站在海峡西岸城市群和海西发展的高度,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趋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体现产业支撑、港口重心和城市发展着力点,突出“一湾一环”建设重点,加快拉开海湾型城市框架,把环湾开发建设作为推动泉州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动力。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一万多名惠安妇女为主力军的惠安干部群众,战胜千难万险,奇迹般建起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惠女水库。徐钢告诉记者,惠女精神是泉州人爱拼敢赢品德的生动写照,其精神实质与“活、和、创、韧”内涵相一致,虽然时代变了,但这种精神不能丢,在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应对金融危机、融入海西建设、推进泉州新跨越的伟大征程中,泉州上下更要弘扬惠女精神,并以省重点项目建设功臣李朗红为榜样,提振创业激情,推进科学发展,为海西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记者 刘益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