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港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

2009-6-28 23: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摘要:枣庄港是京杭运河山东段综合整治工程的组成部分,是京杭运河续建工程规划建设的重要港口。应借助京杭运河区位优势,利用水运发展产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效应,加快建设以京杭运河为依托的工业园区和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产业集群。
关键词:京杭运河 枣庄港 物流园区
  近年来港口作为国际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和运输链中的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现代物流的有利条件,依托港口建设物流园区不仅有利于港口发展,而且能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目前,许多具有港口资源优势的城市都相继进行了港口物流园区规划,有些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且对加快运河航运现代物流发展,推动和提升相关产业、提高流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代物流理念的核心是产成品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其实质就是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现代化物流服务在能力、效率、成本和质量这四个方面对运河航运这一传统运输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就是“物畅其流、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和节能环保。”
枣庄港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的通知精神,借助京杭运河区位优势,利用水运发展产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效应,加快发展以京杭运河为依托的工业园区和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航运、矿建、煤化工、加工制造、商贸旅游、农牧林渔等产业,打造沿河经济带。加快内河水运融入现代化物流的步伐,重点扶持济宁、枣庄区域物流中心建设,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区域综合性现代化物流基地。加强京杭运河两岸的绿化美化、污染防治工作,充分挖掘沿线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开发航道、船闸、港口、船舶、人文历史景观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京杭运河沿线经济带建设为龙头,带动文化带、旅游带、风景带建设,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协调发展。京杭运河枣庄港是京杭运河山东段综合整治工程的组成部分,是京杭运河续建工程规划建设的重要港口。经国家批准建设规模年吞吐能力近期为133万吨,远期400万吨。目前,港口占地6.7万平方米,陆域面积5.7万平方米,水域面积10.4万平方米,码头岸线长295米,共建有千吨级泊位4个,后方设有5万平方米硬化货场,2000平方米杂货仓库,一条每小时1000吨装卸能力散货生产线和一台10吨轨道吊机。
  随着万年闸枢纽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相继建成使用,我市港航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京杭大运河真正成为我市境内的一条黄金水道。根据京杭运河续建工程总体规划和沿运经济带“四港四区”的规划建设,鉴于我市中、东部资源日益萎缩,而我市现有的公路、铁路已不能满足货物运输发展的需要,枣庄港的物流园区建设日益重要。规划建设的枣庄港物流园区位于我市薛城区沙沟镇境内,微山湖东岸,水陆交通方便,到京沪铁路沙沟站不到3公里,港址向南300m处接国家级干线104国道,距京福高速公路薛城出口约10公里,进港航道与京杭运河主航道联网。枣庄港将与已建设滕州港、峄城港、台儿庄港一起构成我市沿运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连接京津与鲁西南、苏北、苏南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纽带,矿产和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煤炭、石膏储量在全省都占有重要位置,大运河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四大东西走向的水系相贯通,可充分利用运河水运的优势,增强我市的运输能力,发挥港口吞吐功能,形成有进有出,吞吐兼备,物资双向交流的局面。我市的物资产品通过运河直下苏、浙、沪,借助长江、淮河及钱塘江等上溯华东、中南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对提高港口吞吐能力,进一步发挥港航生产的综合效益,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必将产生积极重要的作用。
  枣庄港物流园区围绕枣庄港进行规划建设,总规划用地面积230公顷,规划性质为:以枣庄港为依托,建成一个集港口、商贸服务、物流仓储区、配货中心、旅游观光、工业品加工、工农业产品交易、经济园、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开发的经济开发区,枣庄港物流园区规划以潘庄引水灌渠为界,分为两大区域,北部为港口作业区、工业品加工区、物流仓储区和工农业产品交易区即物流区等,南部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
港口北部开发区
  港口北部物流园区规划用地130公顷,为港口的主要业务区,包括港口作业区、生活办公区、生产服务区,同时周围是具有仓储、工业品加工、工农业产品交易、运输服务的一个大物流区,同时设有航道管理、航运管理、海事管理机构。港口作业区主要是码头前沿的散货、件杂货、化工产品、集装箱装卸作业区,后方的货场堆存、配货作业区。生活办公区为港口管理者即长河港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为货主、船主等设置的休息生活场所和为之配套的食堂、锅炉房、浴室等。生产服务区主要是为生产提供后勤服务的仓库、修理车间等。除此之外,还设有活动设施,为人员提供娱乐、健身场所。物流区的设置是港口经济拉动作用的直接体现,在这个区域内,不但可以进行工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还有相应的内外运输服务,还有货物的仓储等等。
  枣庄港物流园区的一个规划重点是在港口实现铁水联运,建立配货中心,实现铁转水的运输方式的转换,枣庄港紧邻京沪铁路,尤其是靠近铁路这一侧无村民居住,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实现铁水联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枣庄港实现铁水联运,将更加充分发挥水运巨大优势,缓解铁路运输压力,从而带动腹地有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也极力促进了港航业的巨大发展。
南部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
  加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设施建设,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按照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把枣庄港物流园区旅游区规划为生态农、渔业生产基地,生态景观、观光、旅游渡假的基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以保持生态环境为前提,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河渠进行绿化建设,合理布置各类公共绿地,使开发区成为生态健全、环境优美、景观丰富的开发区。
  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区,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坚持开发、保护、管理、运营为一体,建立起“吃、住、行、游、购、娱”配套的服务体系,加大旅游促销的力度,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使枣庄港物流园区成为沿运经济发展的核心。
枣庄港物流园区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对策
  据预测,2020年京杭运河货运量将达到2.8亿吨。交通部计划于2010年前,加快缓解堵航状况。预计到2010年,京杭运河的通过能力将提高40%, 提高航行于京杭运河船舶的技术装备水平,计划到2010年,基本实现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使船舶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状况得到根本好转,航道和船闸通过能力提高30%。运河上航行的船舶平均吨位由原来的100吨增加到300吨左右。
  京杭运河航运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目标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通道建设为基础,以港口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导向,以物流区为重点,形成物畅其流,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社会化、专业化运河航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对发展运河航运现代物流必然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加快发展。转变经营观念,坚持“用户至上”,加快拓展除运输、装卸以外的包括仓储、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分拨乃至订货管理、存货管理、信息传递、货物跟踪、需求预测、物流网络设计等物流业务。
  2.制定战略,科学规划。准确把握现代物流发展趋势,认真分析和预测未来物流发展需求;加快制定运河航运现代物流发展战略;重视并加强运河航运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出运河航运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开展运河航运现代物流与流域经济以及相关行业发展问题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
  3.强化基础,完善体系。在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下,加强运河干线航道、港口、信息化系统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的运河干线航道优先发展战略,实现与沿运高等级公路和沿运铁路的顺畅衔接 ,共同构成运河运输大通道;重点建设集装箱、煤炭、石灰石、化工产品、水泥、焦炭等运输系统,形成以长途干线物流为重点、以区域物流为基础、以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运河航运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和港口物流基地,积极支持和引导发展第三物流。
  4.信息先导,培养人才。运河航运发展现代物流,加快运河航运现代物流基础信息平台,建立与物流信息链相适应的信息网络,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监控和跟踪管理;加强信息技术在港航企业内部的推广和应用,逐步建立适应物流业务运作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加快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航运与物流、信息与物流等不同专业的复合型、管理型人才。
  5.完善政策,改善环境。制定和实施支持航运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航运物流业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多方投资航运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及时制定航运业的物流标准;加强协调,建立必要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作者单位:枣庄市航运管理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