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服务碰撞“硬”产业
2009-6-28 10:1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李霞
2008年下半年以来,钢材市场的“抛物线”走势让钢贸商抱着库存数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于是,敏感性较强的钢铁生产企业和钢贸商开始四处寻求融资渠道、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统计资讯、投资咨询等多元化、综合性服务。
随着钢铁生产企业的整合,钢铁贸易企业将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建立综合的配套服务是发展的必然趋势。6月18日,由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钢铁服务与生产单位共同成立首都钢铁服务产业联盟。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王荣彬介绍说,首都钢铁服务产业联盟将通过全球共同承揽技术服务项目、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共享研发资源并培养人才等三种方式开展合作,提升首都钢铁服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软”服务帮扶钢铁企业渡过难关,驱动钢铁这个“硬”产业发展。
王荣彬告诉记者,钢铁服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每年仅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就超过千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以“软实力”服务“硬产业”,仅限于技术服务是远远不够的,为顺应市场需求,我国一批现代钢铁服务业中心正在崛起。比如说,2007年上海宝山区就成立了上海国际钢铁服务业中心,该中心汇聚信息流、商流、虚拟物流、资金流等市场要素,从聚集、整合、消化、交易、分配的需要出发,形成了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交易服务等一个全新的紧紧围绕钢铁产业的服务业中心。
上海国际钢铁服务业中心市场总监刘雄发向记者介绍: “中心将本着把钢铁做 ‘软’、把交易做 ‘长’的思路,把全力扶持钢铁服务业作为工作重点。”在这个服务中心,记者看到,钢铁生产企业或贸易商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通过高效、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内外的客户谈判,并进行资金划拨。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钢铁服务业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的要求。集现货订货、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网络化交易平台,将实现广大钢材贸易商所期待的 “货通天下”的目标。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会长周竹平对本报记者表示,钢铁电子商务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调整钢铁产品的加工与配送,使钢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能发挥更大的效益。 “电子商务与传统钢铁供应链的结合,将给企业提供更好的钢铁供应服务,给钢贸商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他还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钢材贸易将有16%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即有8000万吨左右的钢材将通过网络在线交易实现。
目前,国内从事钢铁信息咨讯服务、钢铁资源搜索引擎运营、钢铁网上远期合约交易、钢铁网上仓单交易的有上百家,以钢铁现货交易起步的电子商务网站正在逐渐成为收益颇丰的钢铁电子商务模式,各种经营方式、交易模式竞相探索,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如“北京金银岛网交所”、“河北新钢铁网”、“上海东方钢铁在线”、“浙江金属网”等。钢贸商可以利用熟悉的现货市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销售信息及客户购买需求信息的电子发布,增加各种货物的咨询、信息检索功能、互动交流功能等。然而,业内人士表示,钢铁电子交易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经验不足、基础管理不规范、诚信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制约因素,因此依托原有的实体市场,首先实现以钢铁供求信息为主的信息发布平台,然后逐渐向有支付功能的交易平台转变,最后实现与现货市场管理系统集成、延伸一站式服务内容,这条路似乎可以走的更平稳。
钢铁服务产业是个阳光产业,需要政府、协会、钢厂及钢贸商加强钢铁服务业企业与钢铁企业的合作。“在钢材市场不景气之下,钢铁企业和经销商应共同探索符合未来流通服务模式,”中华商务网华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马中普认为,钢厂和钢贸商实现联动,将推动和促进钢铁服务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