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展现新图景

2009-6-27 11: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的发展如此受世界瞩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布局,理所当然牵动世界目光。
自从“海西”成为一个高频词,福建便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仅仅一个多月,每一个来到福建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变化。
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使承担起新使命的福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发展展现全新图景。
沿海城市群打开发展思路
由福州南行,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南北数百公里的狭长地带,集中了福建七成的经济总量、七成的外来投资项目、七成的商品交易、九成的外省赴闽的打工人群,形成了全国少见的沿海串珠城市结构。
在中央赋予的福建新定位下,重新审视自己,福建的中心城市开始寻找新感觉。
在福州,投入45亿修复中的三坊七巷古街区,已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城市中心区域,38公顷的完整建制,过去破败而衰落,曾是福州之痛。现在,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建筑遗存,正放射历史华光!这一古城保护的典范之作,必成未来大福州的怀中之璧。同时,城市地铁建设规划6月上旬获国务院批准,福州将建地铁1号、2号线,在拥有300万人口的中心城区地下,形成一个“十”字形骨架,沿线串起金山文体中心、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海峡奥林匹克中心等一批现代化的大型公共设施,并将新老城区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福州将由“平面交通”进入“立体交通”时代。
一条串起海西中心城市的高速铁路,正在加紧建设,它起于福州,经莆田、泉州、直抵厦门,全线穿越171座桥梁、39条隧道,今年年底前通车后,福厦全程仅需1.5小时,被称为海西未来城际“公交列车”。
翻开福建城市群规划图,可以看到一线两极的发展设想,即在南北形成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做大城市规模。
厦门美,但厦门小。6月,厦门一条海底隧道全线贯通,它与周边凌空飞渡的跨海大桥相呼应,将助推厦门从海岛走向广阔的海湾腹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力度。向北,不远的将来,厦门的轨道交通可望与泉州相接。
跳出小小的地域,把城市建设的定位和功能,摆到中国东部的大格局中去观照,摆到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分工协作、携手并进的意义上去认识,摆到发挥对台优势、寻求两岸双赢的格局中去展望,国家实施海西战略带给福建城市群发展的意义,也许才刚刚显现。
海西先行先试各方抢先机
5月,汇聚海峡两岸八千宾朋的海峡论坛刚刚结束,6月,伴随着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从全国各地、海峡两岸、美洲与欧洲,向海西汇集。
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举办已是第七年,一年比一年兴旺。近7000个科技项目,带着海峡西岸对发展新起点的渴望、带着外界对海西未来的憧憬,在这里寻找交流、交易、落地生根的机缘。全国各地88位两院院士把科研成果送上了交易会,3天的交易会对接项目5008项,涉及投资886亿元。福建本地和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企业,为444个技术难题找到了钥匙。
国务院赋予福建“先行先试”政策,央企与福建合作,中国海洋石油[9.83 2.18%]总公司一日签下230亿元的“天价”协议。
福州向北,100公里处,是自然条件极为优越却百年沉睡的天然良港宁德三都澳。6月23日,福建省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宁德市三都澳溪南半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双方计划在近期投资230亿元,加快开发溪南半岛。预计设立溪南“海西宁德工业区”,由中海油总公司出资85%、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福建闽东电力[8.01 -2.55%]股份有限公司5%,成立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工业区近期以石油储备、天然气接收站、海上石油钻井机械及码头设施建设为起步项目,中远期建成以油气深加工、冶金、机械为主导产业,拥有较完善的仓储物流以及配套生活设施的临港先进工业基地,成为海西东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根据国务院《意见》精神,福建组织制订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实施方案,已修改成形,第一批包括钢铁及有色金属、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8个产业,第二批包括新能源、生物和新医药、建材、物流业等4个产业。方案实施后,将为各方提供新的投资机会。
两岸交流合作脉络遍民间
台湾民众七成多祖籍在福建;国家实施海西战略,两岸人民交流合作,闽台先行先试,对台湾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福建目前拥有4个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全省,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形成规模、形成产业、产生影响。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的一个重要举措,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并于5月23日公布实施,为闽台农业合作提供法制保障。
带着造林新技术而来的台湾林昌隆先生,对福建高于台湾10个百分点的森林覆盖率极为惊叹:“福建林业最缺的就是新物种,如果有了可以短时间成活的物种,福建林业,将冲向世界前端!”两岸资金、技术、人力、自然资源的互补,让前来的考察者兴奋不已。
“我第一次到福州,两岸在绿色建筑、绿色建材领域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台湾建筑研究所所长何明锦说。台湾在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领域,走在亚洲前列,在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的认证、标准体系建立、检测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两岸人士共同热心推动,6月18日,福建省海峡绿色建筑发展中心成立。
福建的汽车业具有汽车整车生产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优势,而台湾有良好电子业基础,两岸汽车电子业合作互补良好。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的这一看法,深得台湾同行赞许。福建省汽车工业协会与台湾区电机电子同业公会商谈,将逐步建立两岸常态合作机制,加快双方在汽车电子方面(包括产品开发、采购、投资等)的合作,共同开拓全球市场商机。
……
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说的是闽台两地非同一般的特殊关系。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创办人李钟桂博士更有“五个一”的新体验:一见如故,一点就通,一拍即合,一言为定,最后一个是一脉相承。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两岸交流合作必将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