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力加快引进内资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09-6-26 1: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历史文化名城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东莞地处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要道和经济走廊,拥有国家一类口岸虎门港和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东莞火车站是南方铁路枢纽。
长期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都重视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并且把加强引进内资、壮大内资经济,作为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争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决策。通过发展内资经济,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构建支撑东莞长远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定位新发展
作为全球制造基地,东莞现有制造企业2.1万多家,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造纸、玩具、食品饮料、化工制品为八大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了涉及30多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门类齐全、配套完善的制造业体系。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以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作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逐渐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全新的东莞名片。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东莞新一轮飞跃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围绕着《纲要》,东莞提出了新发展定位,努力建设好以信息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名城、适宜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城市和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
打造珠三角现代产业示范区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东莞的目标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20年,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重化工业“两翼齐飞”为特征、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成为珠三角现代产业示范区。
作为东莞的优势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外延被进一步丰富。东莞提出了实施“四新一软”(新显示、新能源、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以及软件及集成电路产业)+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战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高产业高级化水平。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全市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主,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为辅的产业格局。
东莞在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方面都明晰了发展方向。出台了扶持政策,着力引进和培育发展一批不同类型的总部企业。已经认定了大朗镇创意产业园、广东永正图书创意产业园、东莞市创意产业中心园区为“东莞市创意产业园区”。
内资经济上新台阶
在整个珠三角融合发展的大势中,以产业合作为切入点,优化与周边地区产业合作已成为东莞推动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内外资引进并重的发展思路,在全省率先制定了《东莞市加强与周边地区产业合作规划》,积极推进珠三角产业一体化的进程。
2008年5月7日,东莞市成立了以李毓全市长为组长的市引进内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镇街、园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2008年8月8日,东莞市内资经济促进中心正式成立。此外,还出台了《关于推进引进内资工作的意见》、《东莞市引进重大及关键投资项目奖励办法》等,从制度上对引进内资工作进行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市内资引进协议项目767宗(只统计投资额100万元以上项目),协议投资270.1亿元,实际投资85.1亿元。其中,投资额3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包括新签和增资)达69宗,投资金额169.4亿元。先后引进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华为松山湖基地和五矿多尼尔房车等重点项目,有效地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高产业适度重型化水平。
重奖鼓励内资引进
今年东莞将继续加大力度引进内资大型优质企业。见微知著,对内资经济的重视还体现在各种服务细节上。针对优质内资项目,东莞市政府将在土地、水、电等资源上优先配置。
而在引进重大关键内资项目的奖励上,东莞政府也分梯次进行重奖。以符合《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中的允许类生产性项目为前提,对实际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首期投资不少于7500万元人民币;以符合《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中的鼓励类生产性项目,对实际投资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首期投资不少于2500万元人民币;大型国有企业、军工企业以及大型知名民营企业投资项目;以独立法人形式设立的内资投资产业支援性服务业项目和引荐人进行重奖,最高奖励额为1000万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