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四大通道 泸州欲当成渝经济"二传手"

2009-6-24 22: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成立川渝合作泸州临港示范区,打通泸渝经济命脉……在川渝合作大势之下,泸州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再通过自己“二传”,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辐射力传导到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推动区域合作发展,实现共赢。

  着力建设“四大中心”

  在川内各市州中,泸州与重庆接壤面积最宽、直接距离最近。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泸州处于西部资源富集区向集中消费地过渡带上。川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农产品资源和工业原料,成渝的市场、产业、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贵州、云南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这些要素在泸州形成最佳交汇点。

  融入成渝经济圈,泸州进一步明确思路:立足四川、依托重庆、融入成渝、拓展滇黔。“我们要当好成渝经济区发展的 ‘二传手’。”泸州市委书记朱以庄说,“着力点就放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旅游组织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四大中心’的建设上。”

  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就是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物流、大市场;建设旅游组织中心,就是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建立辐射宽广的区域旅游中心;建设教育培训中心,就是要利用好富集的教育资源,建立集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高等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通过“中心”建设,形成强势的聚散能力,构建起四省市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四大中心”建设已拉开大幕:历经200多年积淀的张坝桂圆林风景区启动近4亿元投资项目,跨出实质性开发步伐。少岷职校在校学生规模接近4万人。

  “四大通道” 对接泸渝经济命脉

  “必须把通道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泸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上,泸州市委提出了建设川黔高速公路、泸渝高速公路、川黔铁路、长江黄金水道 “四大通道”的目标。随后,在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泸州境内新增成自泸高速公路和泸赤高速公路,在联系成渝经济圈和南桂昆经济区方面它们将发挥重要纽带作用。

  在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已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集装箱吞吐量呈井喷式增长。随着泸州港承载能力增强,一大批物流项目落户泸州。截至2008年底,该市已有在建或已签协议5000万元以上物流项目17个。

  今年1月30日,隆 (昌)黄(桶)铁路纳溪至叙永段正式通车。这条横穿资源腹地的铁路贯通后,古叙煤田已探明和预测的69亿吨煤炭,以及周边滇东、黔北地区600亿吨煤炭储量,将源源不断运出山外,为泸州乃至川渝经济区的发展注入活力。

  毗邻地区 充当川渝合作“先锋队”

  目前,泸州与重庆的毗邻地区正成为川渝合作的“先锋队”、经贸发展的大平台。

  该市四县三区中,泸县、合江与重庆接壤。其中,泸县建筑军团早已进入重庆建筑市场。作为农业大县的泸县正在加快产业转型,依托泸州的机械工业基础,其汽配制造、活塞环加工、曲轴制造、液压件生产等机械加工企业快速发展,逐步发展为有能力承接重庆汽车机械产业梯级转移的大后方。泸县玉龙湖风景区已列入川渝1小时旅游经济圈。

  川渝合作泸州临港示范区初期发展目标是,依托园区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重点延伸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和煤化工产业,配套发展港口物流业。预计到2010年,新引进投资50亿元,园区年产值超过150亿元,年利税超过25亿元。中期目标:承接重庆以及发达地区机械加工类产业转移,重点发展以汽车摩托车配件、重型机械产品为主的机械加工业,食品加工以及纺织、服装为主的轻工业,并向科、工、贸、商、住多功能复合发展方向转化。

  从2001年至2009年4月,重庆市在泸州投资合作项目635个,协议引资额100.4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6.47亿元,良好合作让泸州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