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勇: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2009-6-24 22: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资本汇·城市与商会投资高峰论坛24日下午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嘉宾围绕“紧抓需求·招商亮剑”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以下是嘉宾岳勇发言实录。

   岳勇:各位领导,各位会长,各位企业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中外商会会长、海内外知名企业家、城市市长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新经济(净值,档案,基金吧)环境下外商投资与城市服务的发展趋势,探索商会与城市的互利共赢之道。借次机会,我代表武汉市人民政府感谢组委会搭建这个平台,并荣幸的向各位介绍中国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  
    
  武汉地处中国长江和汉江交汇处,市区有隔江鼎立的无偿、汉阳、汉口。无余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具有3500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全市面积8494平方公里,辖下13个行政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1954年由中央直辖市改为湖北省省会城市,是我国中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业科教中心。温总理谈到湖北代表团指出,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一个龙头城市,是最重要的一个中心城市,在区位工业基础、商贸、科教实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中部崛起中起着带头作用,前程似锦,应该乘势而上。温总理的讲话明确了武汉的发展优势,体现了武汉在全国发展当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武汉,区位调整优越,交通优势明显,武汉位居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优势,被誉为进入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武汉将建设成为四大铁路枢纽之一。从武汉到上海坐火车缩小到5小时以内,武汉到广州4小时、武汉到香港5小时,到北京、成都分别需要5小时、6小时。武汉到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重要区域形成5小时交通圈,我们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武汉高素质人才众多,武汉是华中地区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现有武汉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等普通高校55所,科研机构105所,国家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国家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5个。拥有量院院士53名,在校大学生108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万。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智力支撑。武汉工业门类期权,金融贸易发达,武汉是中国六大工业基地、三大钢铁生产基地、三大轿车生产基地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拥有光电子产业、生物产业、信息产业、地球空间物力信息产业等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别是光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产业分工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光谷。武汉是中国入世后第一批对外商开放零售商业和金融业的城市,是中国内陆最大的货物流通中心和集散地。现有商业机构1万多家,商业网点11.6万多个,是中国九大金融中心之一,由各类金融机构2257家,银行密度居全国第五位。武汉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务成本占优,湖北是农业和劳务输出大省,在沿海城市劳动力日益短缺的今天,武汉在劳动力资源方面优势特别明显。同时,武汉的大专院校每年都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中高级实用技术人才,武汉雄厚的产业基础培养了大量的产业技术工人,可以满足落户企业对个人技术工人的需求,武汉的水、电、气、土地、劳动力成本均相当于沿海发达地区的2/3。较低的商业成本为投资者提供丰厚的汇报。  
    
  武汉自然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武汉有百湖之市的美誉。东湖面积是西湖的六倍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丰富的水资源是武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滨江滨湖的城市特色,使武汉世界城市芷琳独树一帜,日益焕发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魅力。武汉自然风光绚丽多彩,黄鹤楼等享誉全球。截止2008年底,全市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88家,总投资341.2亿美元。7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投资,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些优势和基础使武汉显示出相对较强的抗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今年1至5月全市地区生产总之增长9.8%,工业增加值增长10.2%,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4%,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4%,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武汉成为一座人气旺盛投资创业机会日益增多的城市。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武汉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也使武汉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不断扩大对内对外的开放,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力争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成为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为海内外客商来汉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且我们愿意与中外商会、海内外知名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政企携手,攻读全球经济衰退的寒冬,共同迎来经济复苏的春天。  
    
  第一,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夯实产业基础。支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制定落实国家重点产业振兴规划配套,重点培育钢铁、汽车、石化、光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创意、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快实现从老工业基地传统商贸重镇向现代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围绕打造8个千亿产业,建立一批产业基地和园区,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围绕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加快建设武汉化工新区,积极发展无锡的后项关联企业,打造中部地区使用化工生产基地和产品公益中心。发挥武汉在环保技术和产业方面的优势,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环保产业,加快武汉东西湖报税物流中心建设,积极申报设立武汉综合报税区,建设一批综合型物流园区,夯实武汉作为国家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积极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争取设立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动漫产业基地。  
    
  第二,提升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根本国家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武汉将建设成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全国区域航空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通道。目前,总投资近千亿元的21个铁路项目、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000万人次的第三航站楼等一批重点工程正在提升武汉在全国综合交通网中的实力和地位。正在实施的光城计划和无线城市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正在推进的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武汉新区等总部经济集聚区,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商务功能。同时利用公共服务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打造中部公共服务中心、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第三,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强化金融支撑。努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建设现代金融体系,进一步确立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一是制定出台促进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意见,大力引进金融中心和后援中心及后台业务落户武汉,努力打造全国性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金融外包服务中心。目前武汉市商业银行已经升级改造为区域性的汉口武汉。二是加快发展中小额贷款组织和村镇银行,建立武汉票据交易信息中心,争取设立面向全国的非上市公司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进行高新技术企业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在光谷联合产权交易市场开展中部地区央企股权交易等金融创新改革。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公司发展,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引进国际资本在行武汉设立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支持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和投资公司来武汉设立区域性总部或结算中心、投资中心和交易中心。  
    
  第四,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以建立健全环保体制、土地管理体制、全民参与机制为重点,努力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以事实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湖泊水质提档升级工程、无水收集处理系统工程等为重点,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发展循环经济和水环境保护等两型社区建设等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第五,加大资金、用地等支持力度,打造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企业总部,以及国内外大企业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中心、投资中心和营销中心。加大对总部经济支持力度,设立总部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在企业总部的设立、办公用房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引进的各类企业总部,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和补贴。支持总部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重点支持总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协调解决好总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总部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合作、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在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各层次规划贬值中,为总部企业项目发展预留规划用地。尽最大可能满足总部企业的用地要求。  
    
  第六,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政务环境。世界银行发布的2008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报名,武汉在中国内陆城市中,开办企业所需时间排第三,登记物权所需时间排第二,获取信贷所需时间排第二,强制执行合同所需时间排第三,营商环境较好。实施便利直通车服务,随时听取企业诉求,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企业在产品进出口、人才引进、出入境审批、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女士们、先生们,“紧抓需求  招商亮剑”,武汉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我们热诚欢迎在座的中外商会会长、海内外企业家参与武汉的建设和发展,让我们携手通信,抓住商机,共创美好明天,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身体健康、事业兴旺、万事如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