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物流园区:开放型经济的新动力

2009-6-23 4:2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亿大手笔打造巴彦淖尔的“出海口” 
    近年来,我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我市,开放型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这样一组最具说服力的数据:
    ——200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86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0%。其中进口完成19668万美元,增长1.4倍。
    ——2008年,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76项,投资总额达416亿元。共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实际利用外资4685万美元,增长11.7%。
    ——2008年,甘其毛都口岸全年进出口货物吞吐量29680吨,较上年增长了3倍。进出口货物量累计成交额为5.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4.7倍。
    历史翻过一页,巴彦淖尔又迎来了由“内陆”向“沿海”跨越的关键一步。今年4月18日,我市现代农畜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区项目在临河开工,总投资20亿。计划年内完成道路、水、电、通讯及场地平整等基础配套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截至目前,“三横两纵”五条道路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100万元;完成土地收储19053.3亩,其中4260亩已审批;海关大楼及无水港设计方案已确定,10月底完成土建工程;与12家有意向进入园区的企业进行了接洽。

    【第三只眼看发展】
    将成为西北开放度较高的“港口”
    今年5月,由国际港口、船舶工业展览会举办的2009年天津“无水港”建设情况通报会上,一条消息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今年首个“无水港”初期运营,将成为西北开放度较高的“港口”。
    这是一个什么港?它就是正在建设中的巴彦淖尔市现代农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区。在这片两万亩土地上,会造出什么样的锦绣奇观?答案绝非园林山水,这里出现的是一个经济奇观———一个没有港口的内陆城市意图吞吐世界的雄心。
    《渤海早报》、人民网等媒体评论说,园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北部开放度较高的“无水港”,逐步具备港口通关、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贸易中转、市场销售、产品研发六大功能,并最终打造成为集商务贸易、物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畜产品“无水港”区,将极大促进区域经贸发展。
    开通保税物流园区,让巴彦淖尔跻身世界行列,这又是我市对外开放的一块“金字招牌”。    
    【短评】
    加速打造“无水港”
    建立和完善口岸服务体系,加速打造“无水港”,是我市经济开放战略的重要环节。建设巴彦淖尔“无水港”,相当于将港口的装卸箱、口岸联检等功能前移到临河的现代农畜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区内。我市建成“无水港”后,需要港口运输服务的本地及周边企业,不用再跑到天津港进行报关、检验检疫等一系列手续,可以就近从“无水港”内将集装箱直接装上火车,抵达天津港后直接登船出海,这将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集装箱出口时间,并可以吸纳周边省市的物流开展协作和区域经济交流合作。它对于优化“大通关”环境,降低通关成本,增强口岸服务功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