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中体制机制创新

2009-6-19 22: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庄宇辉)深圳市政协主席王顺生在正在北京举行的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言时建议,为实现国家以深化深港紧密合作为龙头,推进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进而促进全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战略用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应该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中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 
  王顺生首先回顾说,改革开放30年来,深港两地融合不断深化,不仅推动了两地经济繁荣与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合作。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深圳在经济特区的基础上,承担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与港澳经贸联系紧密的优势,争当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与香港共建“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进一步发挥深港合作在粤港澳合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在谈到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中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时,王顺生重点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创新开放和国际化的金融体制机制,努力构建港澳与内地经贸合作的金融平台。
  他说,香港在金融立法、国际流通、严密监管和人才培训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而深圳在金融运行成本、后台服务基地、内地资源信息方面也有相对优势。如果两地打破藩篱,创新体制,加强合作,将会形成一个开放和国际化的金融平台,成为链接内地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转换器,帮助深港和内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金筹集、调节和疏导,促进内地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为此,他建议,支持深圳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以及中国资本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提供一个过渡的试验田;推动深港金融机构的合作;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和离岸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尽快落实创业投资税收抵扣优惠政策;建立产业联动的投融资机制。
  二是创新外经贸发展方式,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性经济新格局。
  “深港背靠内地、面向世界,是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渠道。加强深港合作,利用其独特地位和成熟服务,创新外经贸发展方式,将使内地产品获得更多的出口机会,同时有利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他建议,在适当时机,将深圳经济特区升格为自由贸易区,向更加国际化的经济关税区迈进;加强深港口岸合作;进一步落实CEPA及其补充协议;扩大港澳对内地的服务贸易输出;开展内地与香港从业资格互认和从业人员培训合作。
  三是创新物流产业发展方式,努力构建港澳与内地经贸合作的物流平台。
  他说,香港拥有优越的自由港优势,以及高效的运输、供应链管理和法制服务。深圳是内地唯一通过陆路与香港接壤的城市,背靠珠三角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体系,是国际货物进出华南地区最便捷的海陆节点。加强深港合作,创新物流产业发展方式,将使深港成为全球性物流中心,为内地与境外经贸合作构造物流平台,促进内地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投资,带动机械、电子、信息、通讯、网络等物流相关行业的升级。他建议,支持深港共建物流信息平台;加快深港跨境基建工程建设;拓展深港航空合作空间;支持深港共建国际航运中心。
  四是支持深港大力发展创新和创意产业,努力构建中国文化和创意产品走向世界的平台。
  “在创新和创意产业方面,香港和深圳目前各有优势。如果支持深港携手大力发展创新和创意产业,将有利于建设中国科技文化和创意产品走向世界的平台,推动内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他提议,设立协调区域科技合作的执行机构;优化配置深港两地的创新和创意资源;组成区域产业协调和战略联盟;支持创新和创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强化深港的“试验场”功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