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团长江战略收官

2009-6-19 22:0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上港集团[5.92 0.17%](600018)今年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61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同比下降14.5%,延续去年四季度的低迷。降幅虽然逐月收窄,然而公司要实现全年2900万TEU的目标仍面临较大压力。
而上港集团总裁陈戌源4月份在投资者见面会上曾表示,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港口业过去几年依靠进出口贸易推动的超20%的高速增长率不再可能出现。
上港集团多年赖以高速增长的盈利增长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2008年公司计划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00万TEU,但最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01万TEU,为近十年来增幅最小的一年。
然而,上海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的正式启动却为上港集团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确定东北亚枢纽港地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自1999年上海港进入世界十大港口后,每年都在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但相对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的国际中转能力并不突出。据统计,2008年,上海港国际中转箱量仅为5%,而新加坡则高达85%、香港达60%、韩国釜山达45%。
上海港属于腹地型的港口,如果没有足够的国际中转量及相关的国际贸易量,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将受到极大制约。从这一点上说,上海港必须将自己定位为国际中转港。
陈戌源在今年的投资者见面会上表示,上海港今后将进一步提升沿海与国际中转业务的比率,争取实现国际中转业务比率不低于10%,沿海与国际中转业务比例达到20%。目前,上海港水水中转业务的比例是38%,国际中转业务的比例是5%,未来希望增加到10%。
而洋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最重要的支点。根据上海“两中心”建设的方案,洋山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综合实验区,目前争取到的先行政策主要包括: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仓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此外,上海正积极争取“启运港退税”的试点。
上海市政府已表态,为加快推进“两个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上海证券分析师冀丽俊表示,洋山港的政策优势明显,通过与船泊公司合作来增大国际中转业务的比例,进一步吸引间接腹地东北亚地区的货源,有利于确立洋山港东北亚枢纽港的地位。
整合长江港口资源
长江流域是上海港的直接货源腹地,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90%以上箱源来自于江、浙、沪等长江流域后方腹地。离开了长江流域广大经济腹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后继乏力”。
陈戌源表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相关政策的落地,对上海港的积极影响重在长远,有利于上海加快以洋山深水港为主体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并有效整合长三角地区港口资源。
上港集团2009年的重点将是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进一步把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到提高效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上来。”陈戌源说,上港集团将通过港口结构调整和延伸产业链来实现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
上港集团“长江战略”的布局已经大体成型。2003年8月,上海港与武汉港合作,参股40%于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2004年5月,上海港结盟芜湖港[10.09 9.91%];2005年,上海港先后与重庆港、南京港[7.31 -1.48%]、南通港结盟。2008年,上港集团投资宜宾、重庆两港集装箱码头。同时,上港集团投资的九江港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以及九江港物流园区均已投入运营。上海港对长江沿线港口重要节点已经基本“尽在掌握”。
目前,上港集团已在长江沿线设立各类合资公司20余家,业务范围辐射长江沿线所有省市。今后,上海港将在信息一体化、服务一体化、集疏运体系一体化三方面加大投入,最终使整个长江流域的物流信息都能彼此共享。这些都将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港口格局,提升上海港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水水中转的效率,从而增加港口的货源供给。
四大板块联动
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局势,上港集团也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挥集装箱、散杂货、港口物流和港口服务四大业务板块的联动效应,提升其他三大业务比重,积极拓展散杂货、港口物流及服务的市场空间。
上港集团的“长江战略”的核心是物流,将长江流域的散货通过分散在长江流域的子公司供给到上海港。增加港口的货源供给不仅可以采用水水中转方式,也可以采用铁路和水路联运方式。上海重点物流园区开发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已初步建成物流产业核心基地,主要有上海港浦东集箱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15.43 1.38%]保税物流园区和上海深水港物流园区。
为了加快非集装箱业务的发展,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已正式投入运营。罗泾港区二期共建33个泊位工程,年设计通过能力为4380万吨,总投资约46亿元。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目前已经集聚了2300多家港务、航务、货运、代理、报关、物流等航运服务企业,下一步将重点吸引船公司尤其是世界大型班轮公司、物流企业、船代货代企业、邮轮公司、海事法律商务会展机构等入驻。北外滩邮轮码头各类项目投资总额超过405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国内航运服务机构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2009 一季报2008 年报2008 一季报2007 年报2007 一季报2006 年报2006 一季报
每股收益-基本(元)0.0350.22010.04850.17340.04270.1562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34.113.3614.0629.7439.5314.58
营业总收入(元)3,679,115,699.6418,140,479,643.524,233,556,224.0016,328,397,797.763,435,317,792.0212,794,439,309.832,657,760,170.50
净利润(元)950,844,099.006,029,522,770.651,368,841,097.634,974,555,644.011,219,360,850.723,890,790,783.87844,454,315.28
资产总计(元)62,970,810,025.8959,081,292,290.0260,238,906,300.0855,542,872,285.1753,988,435,759.8451,454,220,388.8547,447,261,384.46
股东权益(元)37,190,404,774.7435,970,157,234.7235,945,450,245.9234,472,993,722.8031,414,641,649.4629,237,407,948.9026,452,136,569.0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元)-1,193,266,964.883,178,933,809.83-1,162,104,846.875,084,483,172.01270,376,054.234,363,697,584.62752,970,239.58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元)1,718,244,131.35-1,461,571,473.56119,195,419.79-2,243,629,639.30-111,659,551.99641,649,393.78259,754,810.99
上港集团主要财务数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