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 顺风正是扬帆时记忆中的盛景

2009-6-19 22: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以前这里可是商贾云集、异常繁华!"近段时间以来,向寿龙每次带着市里的交通规划专家来到县城十字街下、乌江边上的四楞碑时,都会重复这样的话。 
向寿龙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交委建管科科长。这个叫做四楞碑的地方,曾是彭水客运码头所在地。在1998年,随着原黔江地区轮船公司最后一艘客船停运,四楞碑从此静默,码头的囤船则被拖移挪作他用。 
10余年来,向寿龙仍对四楞碑昔日的盛景历历在目。其时,彭水、黔江、酉阳、秀山以及毗邻贵州省务川、沿海等六区县的大部分人流、物流均是经彭水中转,再取道乌江至涪陵的长江码头。 
向寿龙的妻子曾是客船职员,因为常常接送妻子的缘故,他对水码头的盛景有着特别的感受:"每天早上6点钟,四楞碑就人声鼎沸了。"他回忆说,当年,四楞碑每天集散客人近千,带动码头住宿、餐饭、商贸等行业每天深夜久不打烊、清晨未闻鸡鸣就已掌灯。 
但在1998年国道319线贯通后,四楞碑的客运市场日渐凋敝,码头上服务行业的各种营生,也很快消失。更在2006年渝怀铁路通车后,乌江客运市场更回天无力。 
如今,随着距县城上游10公里的乌江彭水电站蓄水,客运码头已有一半沉入水中。而在今年底,彭水县城下游50公里处的营盘电站也建成蓄水后,再度抬高的乌江水位将把客运码头全部淹于水下。 
通道的"爱恨情仇" 
大山阻隔时盼着通路,路通了却又心生惶恐---53岁的县城居民冉启茂说他对交通建设有着特殊的"爱恨情仇"。 
冉家三代人都在四楞碑经营茶馆,通达的陆路结束了他们惬意的水边生活。随后,冉启茂的儿子在重庆主城念大学,全家人虽然都感受着陆路的便捷,但客运码头凋敝后,冉启茂遭遇年过不惑还得重寻生计的问题:经过半年的失业后,他在县城里摆过擦鞋摊、烧烤摊,最后找到一个不足8平方米的门面经营杂货至今。 
其实,不仅仅是作为社会细胞的普通民众家庭独有这样的复杂感情。彭水县交委主任秦盛成告诉记者,在全国及全市交通大建设的布局下,今年10月渝湘高速彭水段通车后,彭水将拥有三大通道:乌江航道、渝怀铁路、渝湘高速。 
交通状况的巨变,使山外大量的信息与新鲜事物快速涌入彭水,但与此同时,县内部分商品、教育、医疗等消费,以及未经加工的矿产和农副产品资源却顺着通道不断外流。一些凭借便捷通道外出闯荡的彭水人开阔视野后,也一去不返。 
虽然没有具体数据表明这股"逆流"的巨细及影响度,但彭水人已深切感受到,在水运独大的时代,彭水因水而兴,但在水陆立体交通的时代,这个地方却"沦"为仅供人流、物流、商流等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过境的过境之道。 
挺进武陵山区 
319线国道等三大通道的陆续贯通,使武陵山区由传统地缘、民俗上的联合体,逐渐转变为经济地理学上的联合体。因此近几年来,以旅游、物流等各种形态引领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概念频频出现,区域经济的理念也由虚而实。 
但彭水的"逆流现象"则表明,从某种角度而言,区域经济就是一场生产要素的"拦截战"和资源配置的"争夺战"。 
"彭水本就是贫困县,如果任凭资源外流,就再也输不起了。"彭水县委主要领导告诉记者,彭水境内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旅游、水能、矿产、苗家文化资源,完全可以在渝东南以及整个武陵山经济区中大有作为。 
因此在2006年,彭水就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提出建设"两县一点"的战略目标:生态经济强县、能矿产业大县和武陵山区经济高地的重要支撑点。颇有意味的是,交通格局的改善导致"逆流"现象,如今扭转这一局面,首要举措还是大办交通。 
彭水标志性事件之一,是去年8月出炉的。目前,彭水正在实施的《彭水旅游交通规划》。这份规划通过公路、航运的建设,将县内阿依河、乌江百里画廊等10多个旅游景点"连线成金",整合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旅游产业网络,由此引来市交旅集团签下整体开发的协议。就在此中,乌江将重兴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客运,四楞碑客运码头的复建因此正进入勘察设计阶段。 
这份《规划》引发了彭水交通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