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双华的“潜伏”大戏:转移资产曲线突围

2009-6-19 0:4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实习记者宋飞 本报记者王亚彬
    2008年,汶川地震,1亿元慷慨捐助,低调的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同年胡润(中国)财富榜第二把交椅,人们更是认识到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的实力。
    但恰巧是这一年,日照钢铁却撞在了山东钢铁集团的“枪口”上。当年刚刚成立山东钢铁集团随即制定了重组计划,而日照钢铁是其“必须要拿下的目标”。自此,双方展开重组与反重组的“国进民退”之争。
    而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则更是将这两家企业推到风口浪尖。
    日前,开源控股(01215.HK)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已全票通过了“以52亿港元收购日照钢铁部分股份”的决议,并在5月29日收购完成全部已发行股本,至此,杜双华酝酿的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资产借壳开源控股有限公司实现香港上市已基本如愿所偿了。这给山东钢铁集团的重组又增加了一层困难。
    巧合的是,就在几天后,环保部一纸停产令,给日照钢铁判了“无期徒刑”。
见 招 拆 招
    日照钢铁与山东钢铁集团最近关系颇为敏感。
    日钢从2008年12月开始,加速了资本运作的步伐,其借壳上市的目的也渐渐浮出水面,直到今年五月,其运作基本上就是成功了,这是杜双华在与山东钢铁集团的博弈下出的关键一步。
    就在四月下旬,日照钢铁酝酿上市的关键时期,山东钢铁董事长邹仲琛在一次公开谈话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将在年内完成对它(日照钢铁)的重组。”话音落下没多久,国家环保部的通告随之而来。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是人为还是巧合,山东钢铁集团已经跟下了一步棋来回应杜双华的上市。
    国家环保部门通告中表示,日照钢铁的违规项目不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在没有经过环评审批的情况下,于2006年开始建设烧结机、球团生产线、高炉、转炉等主要设施,并在2006年底陆续建成投运,目前除2150毫米热轧钢板生产线基本建成未投产外,其余主体设备均已建成投产。
    据相关资料显示,被叫停的日照钢铁该项目的总投资达到了78.36亿元,一旦被叫停,这样大的损失是谁也很难接受的。
    “项目停产肯定对企业的日常运营有影响,虽然现在不少钢铁企业的热轧钢没有什么利润,但是日照钢铁凭借民营企业的身份和便捷的交通,在热轧项目上依然盈利。”业内人士如是分析。
江 湖 恩 怨
    实际上,这不是日照钢铁和山东钢铁集团的第一次博弈。围绕一场“招安”与“反招安”的棋局,双方早已轮流出招。
    2008年3月,山东省政府一手推动下,山东钢铁集团挂牌成立。但集团内部并未出现日照钢铁的身影,这成为山东钢铁集团的一块心病。
    山东钢铁集团借钢铁行业进入“寒冬”之际展开行动。在山东省政府的主导下,同年11月5日,山东钢铁与民营企业日照钢铁分别签订了重组意向书和尽职调查方案,由山东钢铁重组日照钢铁。这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震动。
    但重组之路走的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
    杜双华在与强悍的山东钢铁集团的较量中不愠不火。
    与其他被重组的民营钢铁企业不同的是,杜双华并没有老老实实的就范,双方刚刚签订的一纸意向倒像给他一个喘息的机会。日照钢铁随即“断臂求存”,亮出了裁员、减产、卖矿等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奇招。
    重组意向书上的签字还没来得及干透,杜双华就连续收购持有了开源控股累计9.83%股份。
    当时,业界普遍推测杜双华将借此退出钢铁业,实现转型。殊料,这仅仅是杜双华”潜伏“大戏的开场,以上种种行动都是为日钢进军香港资本市场做准备。
    牛刀小试后,2009年1月16日,停牌数日的开源控股复牌发布了重大收购内容,该公司以52亿港元的总代价收购香港誉进发展有限公司全部权益。
    香港誉进由日照钢铁高管张和义及第三方齐世安分别持有70%和30%权益。香港誉进持有日照型钢、日钢有限公司各30%股权以及日钢轧钢25%的权益,上述三公司剩余的70%、70%及75%的股权则由杜双华旗下的京华创新集团和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持有。
    截至5月29日,开源控股发布公告,公司以52亿港元收购香港誉进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誉进发展”)全部已发行股本已完成,誉进发展正式成为开源控股的全资附属公司。
    至此,日照钢铁实际控制人杜双华成为开源控股最大股东,日照钢铁资产的资本化水到渠成。
    山东某国有钢铁集团一位高层人士表示,日照钢铁将部分核心资产注入开源控股,到时候,“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成本将大大提高,多了资本市场那一关”。这就像刚领了证的小媳妇居然还与别人眉来眼去,山钢心中怎能爽快。
    对于日照钢铁借壳能否成功,山东钢铁董事长邹仲琛此前曾说,日照钢铁将部分资产注入香港上市公司获得香港交易所批准的希望不大。
棋 局 未 解
    事实上,杜双华“反抗”的战场并不全在资本市场。
    据日照当地人普遍认为,杜双华即使退出,也不可能完全退出钢铁行业,他可能利用日照优越的物流条件,转身经营铁矿石码头和大型运输队成了那些熟悉日钢的人和日钢原职工对杜双华下一步的设想。
    据日照钢铁给全国工商联的报告中称,日照钢铁东侧海岸线具备30万吨级泊位的条件,并已列入山东港口建设规划。
    公司决定依托这一优势,建设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专用码头,并组建班轮式大型运输船队,实现集约化运输。但是日钢的填海工程在去年重组中被搁置下来。
    同样这份报告材料中称,日照钢铁已经投资14.164亿美元,购买了3艘矿船,并在大连、上海、韩国东方船厂等购买了12条矿船。
    这样一来,杜双华的 “钢铁王国”,港口、船队、钢厂的蓝图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就在业内关注山东钢铁集团会有什么举动来应对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官方声音。
    环保部一纸禁令,无疑是给了刚刚上位的日钢当头一棒。
    据介绍,日钢被叫停的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主要包括6台180平方米、2台360平方米烧结机,一条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线,8座1080立方米高炉,4座120吨转炉,棒材、高线和2150毫米热轧带钢生产线各一条,总投资达78.3亿。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项目,它其实是日照钢铁目前最主要的产能,也是日照钢铁最先进的产能。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沿海深水港地区建设钢铁项目,高炉有效容积必须大于3000立方米、转炉大于200吨。这也是叫停的主要依据。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环境保护部叫停日钢项目,显然有助于山钢收购日钢,还可能促使杜双华重新回到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日照钢铁的谈判桌上,这次“处罚”也可能成为双方谈判的重要筹码。
    针对环保部的整改令,日照钢铁副总经理王立飞称:“我们正按照山东省政府的精神,与山东钢铁洽谈重组事宜,对产能如何调整不方便透露。”
    与日照钢铁的“无奈”不同,作为山东钢铁集团“内部子弟”产能上限为560万吨的济南钢铁,正在大举扩张产能。
    它已经悄悄将笼统称之为“4号大高炉”的工程在施工中悄然变更,120吨的炼钢转炉变成了210吨的规模,这些项目将在2009年下半年陆续投产。
    事实上早在2007年山东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的时候,日钢技改项目部分产能已经投产。《意见》提出,要淘汰日钢大部分原有产能,保留其500万吨钢生产能力,并将其统一纳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其中并没有提及日钢新产能是否通过环评审批,而强调更多的是山东钢铁业的整合。
    今年5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为引导和规范钢铁企业的重大兼并重组行为,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 《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条例》。
    这对于山东钢铁集团来说,很可能是利好的消息;而对民营企业的日照钢铁,杜双华剩下的时间恐怕已经不多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