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大幅调整后市可能继续调整

2009-6-17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LME期铜6月12日下滑,因美元走强殃及人气,令铜价从本周稍早触及的八个月高位回落,其中综合铜下跌167.5至5,222.5。受此影响6月15日沪铜大幅低开震荡下行,盘中一度封跌停,尾盘虽股市上扬打开。其中主力CU0909合约以40,820元/吨开盘,盘中最高点40,870元/吨,最低点39,670元/吨,成交了539,912手,持仓减少了10,510手至205,348手,终盘报收于39,770元/吨,较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下跌了1,990点。由于国内供应充裕及需求恢复缓慢,等因素作用下,预计沪铜6月15日大幅调整后,仍有一定调整空间。 
首先,从长期看,由于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美元指数下跌的确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但从近期看,美元指数大幅对美国并不有利,从美国政府的角度看,如果容许美元指数进一步贬值,则会弱化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执行、不利于美国巨额国债的销售、也不利于消费者信心的提振。 
其次,近期的走高其实并未得到需求的强劲支持,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需求都不是特别旺盛,何况目前已经临近消费旺季,应该说,目前的上涨更多的是基金在对资产进行小幅调整,从现金等风险较低资产转至商品,毕竟现在经济数据只是预示下滑速度放缓,而认为经济已经复苏则为时过早。上周末上海库存再次出现1.5万吨以上的增幅,目前上海库存已经扩大至6万吨以上,加上6月11日海关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中国5月进口铜422666吨,1至5月进口1759304吨,同比增长53%。进口数据的再次增加,这也是国储海外收储铜陆续到岸的结果,从国内现货价格可以看出,目前现货市场的铜供给较充裕,给了本就供应有所宽裕的现货市场以雪上加霜的感觉,而且,即便把废铜进口减少这一因素抛去,目前的消费并不足以消化如此多的进口,国内价格压力明显。 
还有,由于全球经济尚未复苏,全球范围内铜供过于求的压力依然存在。据CRU统计,2009年一季度全球精炼铜产量为438万吨,消费量为403.7万吨,过剩34.3万吨。其中产量同比减少2.25%。全球两大金属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尽管中国金属需求量仍在上升,但由于除中国之外的全球市场需求萎缩严重,全球金属过剩格局仍在加深。全球金属统计局(WBMS)近日表示,2009年前三个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18.7万吨,2008年同期为短缺9.5万吨;2009年前三个月精炼铜产量为增长2.3%至458万吨,但消费同比下滑3.9%至439万吨,另外,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在其月度报告中也指出,2月份全球精炼铜产量292.7万吨,而消费量却由2008年同期的297.1万吨降低至284.1万吨。另外,秘鲁工会领导人6月11日表示,秘鲁全国矿业联盟已经取消了原定于6月15日举行的罢工,因为政府批准一项改善工人退休福利的法令。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