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009-6-16 11:3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作为由省委宣传部和省交通厅联合组织的"水上交通安全新闻采风活动"的成员,记者近日深入运城、晋城、太原、吕梁和忻州等市的黄河、汾河沿岸采访报道。这次采访经历,一方面让记者进一步熟悉了山西省地方海事局及其业务,另一方面,沿途所见所闻让记者为山西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紧紧地捏了一把汗。
山西没有海,不等于没有海事
垣曲县是小浪底蓄水以来的重点淹没区,设计最高水位275米,目前库区水位已升至海拔240米以上,在境内已形成130平方公里的内陆湖面,最宽处可达10多公里。据了解,垣曲县目前共有3艘500总吨以上的货船,往来于三门峡、平陆、济源之间。
5月26日中午,站在小浪底库区一艘1000总吨货船的甲板上,望着前方浩瀚的水面,记者仿佛游弋在广阔的大海上。
对于深处内陆的山西来说,没有海,并不等于没有海事。
像全国许多省一样,山西省早在1991年就成立了地方海事局。地方海事局的职责是监管所有5米以上的水上机动船舶,保证其水上交通运输的安全。山西省地方海事局主要监管的水域有黄河、汾河、漳河、沁河流域,以及运城小浪底、忻州万家寨、长治漳泽、吕梁文峪河、太原汾河一、二库以及晋城九女仙湖等大中型封闭通航水域51处。据了解,山西省通航里程1234公里,其中黄河通航里程971公里,港口、码头、渡口143道,监管船舶1000余艘,水运企业35个。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省完成水上客运量74万人次、货运量49万吨。省地方海事局局长牛世骏告诉记者,由于山西省海事监管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给机构并不完整、人员并不完备、法律不够健全的省地方海事局的安全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前车之鉴,三起沉船事故敲响水上安全警钟
通俗点说,海事局就是监管水上交通安全的国家执法部门。
由于地域特点所限,对于很少见到水面的大多数山西人来说,水上交通安全意识几乎为一片空白。但是,对于生活在黄河沿岸的群众来说,他们渴望政府重视和有效监管水上交通安全。
记者了解到,1986年至2004年间,山西省黄河上曾经发生了三起重大沉船事故:
1986年4月11日,临县发生一次死亡失踪162人的特大沉船事故;
1992年6月13日,柳林县发生一次死亡失踪47人的沉船事故;
2004年9月23日,临猗县发生一次死亡失踪49人的沉船事故。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临猗沉船事故后,山西省水上交通监管能力不断增强,省政府出台了 《山西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省交通厅先后投入近500万元,为全省海事机构配发了执法车辆、救生衣、救生圈、对讲机等监管设备。并分三批计划,安排了70个渡口码头建设改造项目,进一步改善水上基础设施。全省海事系统以开展海事管理正规化建设为载体,抓基础、抓安全、抓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了低质量船舶、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并有计划地组织海事人员赴广西、浙江等地取经,提高队伍素质,保持了连续4年水上交通安全无事故的成效。
然而,虽然如此,山西省海事安全监管工作依然整体落后,对运城、晋城、吕梁、忻州四市的实地采访,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弱"字。对于这一点,分管海事工作的省交通厅副厅长王志民并不讳言:"水上安全基础设施薄弱,海事工作中体制机制不顺、法制不健全、监管能力和应急能力不强等因素,都为水上安全埋下隐患,这种现状必须尽快扭转。"
暗礁重重,严重影响山西海事工作
截至目前,山西省已经连续四年保持水上交通安全无事故。然而,在看似平静的4年水上交通安全无事故光环下,隐藏着重重暗礁。
法制不健全,吕梁疯狂的挖沙船几乎失控。
山西省于2007年出台了《山西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水上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生事物和在监管过程中的一些矛盾也开始出现,主要表现在农用船没有管理主体的问题,对小型船、挖沙船、餐饮船的安全监管缺少法律依据的问题。
由于太中银铁路和太佳高速公路的建设急需大量沙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挖沙船在黄河沿岸迅速蔓延,光吕梁境内就有101艘,临汾也有90多艘,给水上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但是,由于属新生事物,山西省目前尚无相关法律法规,无法管理。在吕梁政府的支持下,市海事局将所有无证采沙船舶全部强行封停。目前,市海事局正请专家对现有船进行强度和稳性计算,安全合格者方可交付使用。
机制体制不顺,海事机构像后娘养的孩子。
5月28日,在吕梁采访时,汇报材料上赫然写着:"为了增强海事监管能力,省海事局给石楼县发放了一辆执法用车。可是由于没有经费,这辆车一直没能上户。"
说到资金,运城市交通局副局长解建功眉头紧皱,"地方海事机构属于国务院授权、负责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机构,而山西省海事机构大部分还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各市、县的地方海事局、处,只是当地交通局、运管处的一个科室,经费来源不明确,特别是沿黄河部分市和大部分县的海事机构,工作经费都难以保证。"
机制体制不顺严重制约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据记者了解,全省只有沁水等个别县的海事处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它海事处则靠交通局和运管处的收费来解决,但今年费改税后,又没了着落。
不仅如此,全省海事监管人员缺乏,机构不健全。以运城为例,黄河流经运城市395.5公里,占全省1008公里的2/5,全市现有渡口26道,船舶57艘,船员145人,但市海事管理人员只有7名,其余41名分布在沿黄的8个县市,由于河道线长,路途较远,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提高应急能力,乃水上交通安全当务之急
近两年来的"五一""十一"黄金周,山西省一些有水上旅游的县出现了怪现象--所有旅游船舶全部停运。本该是旅游船的黄金时期,为什么要停运呢?
虽然是怪现象,但地方有地方的苦衷。
到目前为止,山西省还没有专门的水上应急搜救机构和队伍,而现有的监督搜救艇、执法车辆、通讯器材、应急装备,还远远不能满足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需要。目前,全省县级海事处只配有一辆面包车,全省的搜救艇不过几艘。
因为没有应急机构,垣曲县的10艘客船全部停运,临县碛口镇的游船从去年国庆节被卸了发动机,在今年"五一"节前才重新装回……由于应急能力的空白和监管人员的缺乏,出现了由"监管"到"管死"的现象。
山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离不开水上交通的安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山西省的许多县市都拟筹建水上游经营企业,如吕梁方山县的横泉、兴县的阁老湾,晋城在成功开发九女仙湖、山里泉、凤凰欢乐谷后,也欲开发张峰水库等新的水上项目,加之黄河两岸经济贸易的日益频繁,水上安全监管的任务会更加艰巨。
保持全省水上交通安全,以山西省现在地方海事局的人员、装备、经费,很难保障。
如何扭转山西省水上安全监管的被动局面,使其既不影响经济发展又保证航运安全呢?
省交通厅厅长段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务之急是尽快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应急搜救能力。"
据了解,省政府已通过《水上应急管理办法》,山西省将尽快组建水上搜救中心,各地将组成相应的救援队伍,山西省的水上应急搜救水平有望在年内有零的突破。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