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临空服务经济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2009-6-15 17:0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现代服务业将是未来上海经济发展的重点,拓展临空服务业,实现产业延伸,将增强城市的集散能力和辐射能力,提高上海服务全国、联系世界的能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使浦东成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驿站,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新名片。

  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兴产业空间组织模式,它是指依托机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促使资本、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在机场周边汇集,并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区。在空港辐射的20公里范围内是发展现代物流、现代服务、商贸会展、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区域。许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依托机场资源发展区域经济,二战后纷纷在机场周边设立工业区、物流园区、自由区和商务区等临空经济区,都取得了不错的绩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戴高乐等国际机场的周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传统产业、建立科技园区、强化研发能力、搭建智力平台等手段,临空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带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空间支撑点。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上海“十一五”规划确定上海要实现“四个率先”、“两个中心”,并强化对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辐射作用。南汇按照自身的区位条件,提出了依托“两港”优势的“十一五”规划,确定了在开发海洋经济的同时发展临空经济,努力打造“临港新城”和“空港新城”,并且要实现“超越上海、超越航空”的发展战略。

  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背景

  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研究21世纪上海经济发展的最为深刻、最为宏观的历史背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国际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在全球化机制下先进要素将不断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汇集。从总体规模和结构水平看,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需要培育并且有能力培育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甚至世界城市的阶段。未来国际资本将持续向长三角集聚,上海完全有条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资本市场的“蓄水池”和“节制闸”,这将大大拓展上海腹地的外延,提高上海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城市能级,为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提供有力支持。

  2、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

  长三角是上海最紧密的一级腹地,其区内资源整合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上海能否充分有效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市场、资本、企业家等稀缺要素,关系到上海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潜力。长三角是我国城市密度最高、科技力量最强的地区,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对浦东机场周边地区而言,这意味着更多的商机和更低的商务成本,临空经济尤其是现代临空服务业的市场空间将得到延伸,外部环境将得到优化,发展平台将得以拓展,区域形象将进一步形成和巩固。

 3、工业化的背景

  世界上临空经济发展和临空经济区建设比较成功的案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爱尔兰香农机场、美国亚特兰大机场、日本东京关西机场等,这些机场都集中分布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广大的亚、非、拉国家虽然人口众多,机场的绝对数量也不少,但它们临空经济的发展成就却乏善可陈。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临空经济时有着雄厚的产业支撑。

  4、上海城市化的背景

  城市是现代产业的集聚地,城市的生长过程就是现代产业在空间上不断集聚的过程。由于外部规模效应的存在,临空产业要取得最佳效益,必然会在空港周围汇集起来,形成临空经济区或临空产业集聚区,而临空经济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必然会同空港一起形成一个以空港为“凝结核”的地域经济系统,即现代城市。空港新城是浦东现代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最高形式、最终目标,同时也是其临空经济区的必然归宿。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条主线,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目前上海的城市化已经进入郊区城市化阶段,意味着中心城区的聚集效应相对于其扩散效应已开始减弱,生产要素甚至是一些先进生产要素开始向郊区转移。如果把空港新城放在整个上海城镇体系演化过程中进行动态考察,就会看到它的出现同上海城市化进程的节拍基本吻合,它顺应了上海城市化的基本规律。

  综合各方面的条件看,全国机场中,上海机场尤其是浦东机场的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航空市场潜力巨大,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条件,最有可能建成国际航空枢纽,成为我国民航强国的重要标志。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扩建可以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的集散能力和辐射能力,提高服务全国、联系世界的能力。

  发展临空服务业集聚区,实现产业延伸

  从部门经济的角度看,临空经济包括现代临空型制造业和临空型服务业两大类产业。按照上海“三、二、一”的产业方针和“两个中心”的发展目标,现代服务业将是未来上海经济发展的重点。这一战略在临空经济领域的投射,凸显了临空型服务业及临空型服务业集聚区在区域经济发展蓝图中的地位。

  第一,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建设特色空港新城。凭借空港新城所具备的优势和自然条件,打造具有特色的空港新城,应该借鉴发达国家临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建设空港新城,要凸显文化内涵,体现民族风格和生态文明。

  第二,依托空港优势,大力发展多种临空服务业。要精心规划核心区的功能定位,主要突出空港配套服务和国际商品贸易的两大功能,以科学发展观的大思路、大手笔,打造大浦东区域先进服务业发展的新起点、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功能齐全的新特点、人气集聚的新景点。建设一个集商贸科技、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一体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现代临空服务业集聚区。

  第三,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临空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抓住战略机遇、明确战略定位、部署战略阶段、落实战略举措。世界正处于航空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中国制造大飞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航空工业发展必然推进机场和机场周边地区的发展。我们要依托“两港开发”,在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从区位优势寻求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向临空产业延伸,努力形成现代服务业高地、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和国际贸易高地。


 积极筹划之中的华夏文化产业园是金融危机下加强临空、临港经济带建设,推动区域发展,促进大浦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华夏文化产业园可成为推动临空、临港经济带乃至大浦东发展的重要引擎项目。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园区的开发建设将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他关联性产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临空、临港经济带共同发展。园区可以凭借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建立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积累市场人脉,形成上海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成为大浦东后世博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园区的开发建设将为临空、临港经济带注入新的文化内涵。通过华夏文化产业园区这一平台,以贡品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将荟萃于当地,这将大大增添当地的文化气息,为临空、临港经济带乃至大浦东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园区本身将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节点驿站,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作者为中国贡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国外临空经济的成功经验

  1、香农机场

  香农镇原是爱尔兰西部香农河河口湾北岸的一个小村庄。1942年机场建成后成为重要的航空中转站,此后,香农航空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1947年香农机场开设了世界第一家机场免税商店。并在机场周围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免税工业区,区内的飞机维修业在国际上享有盛名。1960年建立世界上最早以出口加工业为主的自由贸易区,以免税和低成本优势吸引大批外国企业,一度成为爱尔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聚集地。1984年香农开发公司建立了爱尔兰第一个国家科技园区,逐渐发展成由5个国家科技园共同组成的“香农知识网络”,带动整个开发区向高科技、知识经济发展。

  2、樟宜机场

  周边有樟宜商业园、新加坡机场物流园、樟宜国际物流园、新加坡白沙芯片园和淡滨尼芯片园,另外有展览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涵盖了总部经济、会展、物流、国际商务、高科技制造、康体休闲等相关产业。

  3、史基浦机场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附近的商务区被誉为“欧洲商业界的神经中枢”,对国际商界来说极富魅力,吸引了众多国际大公司前来投资。商务区包括阿姆斯特丹机场,部分阿姆斯特丹城区及其周围地区。阿姆斯特丹机场商务区是一个重要的物流、商业枢纽,直接导致许多欧洲公司,把欧洲总部、营销部门、训练中心、零件中心(后备)、共享服务及研发中心等都设在这里。经过十几年发展,现已成为欧洲物流和商务活动中心,吸引300多家国际公司入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