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肥城:山窝窝变成“香饽饽”

2009-6-15 11: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走进山东省肥城市,无论你到哪一个乡村,走过的都是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公路。近几年来,肥城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821.4公里,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乡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等级公路,肥城全市等级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52公里,建制村通沥青路率、通客车率都达到100%。 
沟谷山坡的“桃花游” 
 农村公路让原来的山窝窝变成了“香饽饽”。刘台村三面环山,肥桃种植面积1900亩。过去由于交通闭塞,春天人们空守着漫山遍野的桃花。15公里的通村公路修通后,沟谷山坡的5个建制村被连了起来,“桃花游”使穷山沟变成了“桃源世界风景区”,连续7年承办桃花旅游节,年均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多万元。 
 今年,农村公路又让盛产大樱桃的安庄镇前寨子村火了。由于去年修好了环山路,外地客商纷纷上门抢购樱桃,樱桃价格竟飙升到上百元一斤,前寨子村支书武文平乐得合不上嘴,他还计划在山上开饭店,搞养殖,让城里人到农家摘樱桃、吃野味。 
 农村路更让潮泉镇北部翦云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路发展起以核桃、樱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林3万亩,建起了避暑山庄、度假村,生态旅游红红火火。 
“路好啦,村也精神啦” 
 走进潮泉镇百福图村,当了近20年村支书的石默生告诉记者:“路好啦,村也精神啦!”通上沥青路后,百福图村完成了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6个建制村新修街道44条10余公里,1167户人家已有948户的住房进行了重新规划,旧村改造率达90%以上。 
 一进湖屯镇国庄村,记者眼前一亮,房屋整整齐齐,街道四通八达,草坪翠绿如毡。90%的农户用上了水冲厕所,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等参保率达100%。 
 地处山区的潮泉镇孙楼村在记者面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26幢商住楼拔地而起,村民“瓦房变楼房”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山村农民也开始享受现代文明了。 
老僧台村的两台大戏 
 老僧台村坐落于孙牛公路东侧的半山坳里,过去是“外边的人进不去,里边的人出不来”。当年修路工人进村勘察定桩时,村民还将信将疑:“好事来不了这么快!”施工队伍开进山时,大伙坐不住了。由66岁的叶玉英发起,阴法坤、裴明新、王克国4人凑起3000元,请来邹城剧团连演4天大戏,慰问施工队伍,庆祝公路开工。 
 去年11月份僧台桥建成,村支书阴法坤为了庆祝僧台桥建成和安桃路通车,又请了邹城剧团连唱5天大戏。天气虽然很冷,看戏的却人山人海,每个人的脸上都红扑扑、乐呵呵的。 
 在公路旁,记者又见到了文静慈祥的叶玉英,说起路,他仍满腔激动。原来村里有500亩早熟桃,收获期要是遭遇阴雨天,眼睁睁看着成熟的桃子往地里落,村民们欲哭无泪。他的3个孩子在肥城、泰安、济南,虽然路不远,但要去看看,七转八倒半天也到不了地儿。如今路通到村头,公交车开到了家门口,村民再也不为运货、出门发愁了,老人去城里看儿子也方便多了。 
 农村公路给肥城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2008年,肥城市实现生产总值365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92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71元,同比增长19.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1.6亿元,同比增长26.1%。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