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投资324亿 国省干线水平3年将超全国平均

2009-6-12 10: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到2012年底,全省二级及以上国省干线公路里程将达1.6万公里 
   阅读提示:加快以成都为中心辐射五大经济区、以四大城市群为枢纽连接周边市县的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形成七大出川通道、五大经济环线,构建以成都为中心,辐射攀西、川南、川东北、川西北地区的干线公路网络,全面提高国省干线公路技术水平和通行能力,为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上连高速公路,下接农村公路,这是对国省干线公路功能的最好概括。 
  为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我省在2009-2012年国省干线公路改造估算总投资324亿元,改造国省干线公路。届时将建成至甘肃、贵州、西藏、云南等省的七大出川通道,完善大九寨、川东北、川南环线等五大经济环线。 
   《四川省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实施方案(2009-2012年)》指出,我省国省干线公路总长18966公里,3年内改造8348公里,到2012年底,全省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占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的80%。届时,我省干线公路水平将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于西部前列。 
  急需补课:干线公路仅占总里程的8.4% 
  发展不足是我省国省干线公路面临的最大问题。 
  首先是公路总量不足。截至2008年底,我省国省干线公路总长18966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还有6个县未被国省干线覆盖,有128个县仅有一条国道或省道通过。其次是技术标准较低。承担主要运输任务的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标准的仅占5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 
  我省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量的比例长期稳定在95%、85%左右,国省干线特有的开放性、门对门的优势,在各市间和县(市、区)际间承担了主要中、短距离的客货运输。在目前不通铁路、水运、民航的地区,国省干线公路仍是唯一的运输方式。 
   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机遇赶紧“补课”。为此,省政府提出,通过三年改造,基本建成以成都主枢纽为中心,辐射攀西、川南、川东北、川西北地区,技术等级较高、功能较为完善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建成七大通道,完善五大经济环线。 
  除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按恢复重建规划确定的补助标准执行外,其他国省干线公路补助标准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路面改造:每公里补助50万元;等级改造:提高为二级公路,每公里补助150万元;提高为三级公路,每公里补助80万元。平原地区、丘陵地区路面改造:每公里补助50万元;等级改造:提高为二级公路,每公里补助100万元;提高为三级公路,每公里补助60万元。 
  3年以内:国省干线超全国平均水平 
   《方案》指出,2009-2012年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规模为8348公里。其中,地震灾区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项目70个,建设规模3861公里,其他地区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项目104个,建设规模4487公里。 
   到2010年底,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优良等路达到1万公里以上,占国省干线公路里程的60%。基本完成灾后干线公路重建项目,灾区生命线公路网基本形成。 
   到2012年底,全省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6万公里,占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的80%,较2008年底提高27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于西部前列。除三州外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全面实现国省干线公路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 
   链接解读 建成七大通道 
   国道213成都至郎木寺(甘肃)、国道318成都至竹笆笼(西藏)、国道213成都至沐川(云南)、省道321成都至纳溪(贵州)、国道318成都至大竹(重庆)、省道101成都至南江(陕西)、国道317、省道209成都至阿坝(青海) 
  完善五大经济环线 
  大九寨环线(成都-绵阳-平武-九寨沟-若尔盖-红原-马尔康-理县-汶川-成都) 
  川东北环线(成都-遂宁-南充-广安-邻水-达州-巴中-广元-绵阳-成都) 
  川南环线(成都-乐山-自贡-宜宾-高县-兴文-叙永-泸州-隆昌-简阳-成都) 
  川中环线(成都-绵阳-三台-遂宁-安岳-内江-简阳-成都) 
  川西环线(成都-雅安-康定-丹巴-小金-卧龙-成都) 
  干线织网扩大“门对门”优势 
  嘉宾:四川省公路局局长 汪洋 
  国省干线公路是连接高速公路、铁路与农村公路的重要网络。 
  在我省高速公路、铁路快速发展和覆盖面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作为公路网中的干线公路,其交通集散功能不能削减。在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相对薄弱的国省干线公路成为重要的着力点。 
   有望突破“四大瓶颈” 
  问:根据《四川省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实施方案》,哪些方面将有重要突破? 
   答:国省干线是我省构建枢纽的薄弱环节。从总量上看,截至2008年底,全省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为18966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路网连通度仅为0.91,低于1的基本要求,尚未形成树状网络,还有6个县未被国省干线覆盖,有128个县仅有一条国道或省道通过。 
   从技术标准看,承担主要运输任务的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标准的仅占52.8%,2007年全国排名26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 
   从路况水平和服务水平看,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标准》评定,我省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处于次等,在全国属较差水平。2008年,全省共检测评价8条国道、34条省道,检测里程12988公里,其中优良等路占比不到检测里程的4成;次、差等路6127公里,占检测里程的47.18%。服务水平也不高,尚未完全形成“成线、联网、成片”发展的格局。 
  方案的实施将大大缓解上述四大问题。当然,这也是公路网综合协调发展、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货运输发展以及完善高速公路功能的需要。 
  “门对门”的优势最大化 
   问:综合分析高速公路、铁路、农村公路的功能,国省干线公路其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答:如果说高速公路、铁路是主骨架、主通道,农村公路是毛细血管,那么国省干线公路就是连接其中的重要网络。“门对门”的运输方式是国省干线公路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关数据显示,四川省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量的比例长期稳定在95%、85%左右,交通集散功能强大。在各市(州)和县(市、区)际间承担了主要中、短距离客货运输,尤其在目前不通铁路、水运、民航的地区,国省干线公路是客货运输的唯一方式。 
   截至2008年底,四川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162公里,已成为连接省际间和省内各重要城市间的客货大通道。经过多年发展,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整的公路网络,它与高速公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替代,共同构成了四川省骨架公路网。 
   给“三化联动”一个支点 
   问:根据具体实施方案,这将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 
  答:国省干线改造估算总投资324亿元,这就意味着对内需的强力拉动作用将释放。不仅是经济拉动,带动就业也相当明显。 
   同时,根据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相关要求,我省将形成以成都为中心,辐射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的主、次综合交通枢纽。国省干线是目前市与市、市到县(区)及县(区)际间重要的联系通道,届时,将对形成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区域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将大大有利于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三化联动”提供最为直接的物质载体和支撑。国省干线公路将进一步发挥和完善铁路、高速公路辐射功能,连接农村公路,有利于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效益。这种连通意味着运输成本的大大降低,农村与城市之间将更为紧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