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还应还原其公益本质

2009-6-12 10: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开通的合武客运专线使武汉与南京之间3个小时通达,比原来压缩了近8个小时,开通以来动车组趟趟爆满。据介绍,到2012年我国将有1.3万公里客运专线建成运营,全面实现客货分线,铁路“瓶颈”制约状况也将基本消除,大大方便旅客出行。 
  我国铁路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密度展开,铁路行业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火车头”。这不仅可以改善铁路运输环境,提高铁路运力,加快商品流通,破解百姓出行难题。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内需不足的形势下,加大铁路投资建设力度还能拉动经济增长,在就业、原材料、装备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无疑值得期待。但是,铁路大规模投资建设如何让公众受益的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铁路行业在做扩内需保增长“火车头”、积极推进硬件建设提速的同时,还需要同步提速服务软件建设,做好服务“火车头”。众所周知,铁道部门是典型政企不分的垄断行业,并没有引入市场竞争。虽然有维权卫士,多次向铁路霸王条款叫板,要求铁路服务朝便民方向努力,但没能从根本上撼动铁路部门的霸王作风,铁道部门积弊较多。 
  首先是“一票难求”的问题。由于铁路售票机制本身存在弊端,监管不到位,铁路内鬼与黄牛党作乱,铁路运力紧张之时,乘客除了忍受排队之苦外,还要遭受黄牛党盘剥。尽管关于火车票实名制的舆论呼声一直非常强烈,公众舆论普遍充满期待,有的地方也进行了电话预约、登记身份证、火车票实名制尝试,但是铁道部多次否定了火车票实名制。虽说实名制会增加铁道部门的工作压力,但是铁路部门并非单纯营利企业,带有公共服务性质,不能以纯经济眼光来衡量实名制的得失。如果实行实名制,票贩被打倒,百姓买票方便,还可以改善铁道部门公信力。既然百姓呼声如此强烈,铁道部门下一步是否可以在实名制的问题上有所突破呢? 
  第二就是列车服务质量的问题。站票、坐票同价,1.1米儿童免票线至今不作调整;火车站与列车商品价格高昂,所售商品不开具发票,质量缺乏保证;违背当初承诺,在动车组列车上出售站票,拒绝动车组票价听证……这些就是铁路部门服务水平的真实写照。 
  列车晚点也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服务问题。列车晚点以后,乘客除了忍受煎熬,或者改签其他车次外,铁道部门根本不给其他说法。同样是公共服务部门,飞机晚点,民航方面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乘客安排住宿、给予适当赔偿。而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公民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公民坐火车,与铁道部门之间就是消费合同关系,铁道部门理应为公民提供周到的服务。对乘客来讲,列车晚点,既耽误时间,影响心情,还造成经济损失,就应得到合理补偿。铁道部门常常自诩列车大提速,服务质量提高,在列车晚点补偿方面是否也该起步呢? 
  一言以蔽之,在肯定铁道部门投资建设扩内需保增长积极意义的同时,期待铁道部门从行业公益性,服务质量等方面检视自身工作不足,作出更多实质性改进。在某种意义上讲,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公信力,比单纯修几条客运专线、建几座铁路枢纽,重要得多。如果粗糙的铁路服务随着铁路建设同步提速,将大大改善铁道部门公信形象,更受公众舆论欢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