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不能输在“起跑线”

2009-6-10 23: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主持人:本报记者 刘鸿燕 
  嘉宾:中商(原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于淑华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特别是随着夏秋季节来临,鲜活农产品即将进入集中大量上市期,局部地区仍然存在发生结构性、季节性滞销卖难的可能。怎样通过农产品流通领域改革,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农产品顺畅销售带来的好处,是近年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诸多考量的战略性问题。本期对话,我们请来了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淑华和我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主持人:农产品价格是一个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的话题。而农产品价格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策略、市场环境等因素,更是与流通渠道密切相关。在一次研讨会上,您提出“好的农产品没有好的流通渠道,好产品将就地贬值”,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认同。您从事流通政策研究30多年,又在农产品流通非常先进的日本研修过,能否借助您国际化、专业性的视角,向读者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于淑华:1990~1991年我去日本研修生鲜农产品流通,期间针对菜价稳定问题多次调研过日本农林水产省相关主管部门,一位老局长对我说:“没有好的市场,农产品就会贬值。”我来自农村,一直关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对农民来说,农产品种得好不如卖得好。 
  过去计划经济年代食物匮乏,造成我国农业长期重生产轻流通。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我国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生产能力。以蔬菜为例,进入21世纪后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在国家一系列促进蔬菜流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支持下,主要发生在初冬到来年初春11~4月的南菜北运、5~10月的北菜南运和常年耐储易运的西菜东运等,构成了全国大流通格局。 
  然而,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组织管理结构方面,我们和国外有所不同。比如我们是横向的,日本是纵向的。哪怕一根黄瓜,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产品流通局蔬菜科都有专人管理,再纵向到县至产地,从而保证其相关政策、资金、人才政出一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基本以民间经营为主导,也就是说我们种植是有管理的,进入市场也有管理,但是农产品从采摘到市场前这一重要环节没有任何组织管理。加强农产品流通这一过程的组织化管理十分重要,否则农产品在产地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变成就地贬值。 
  主持人:我们经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来农产品流通领域也存在这个问题。那么,要如何做农产品才能就地增值而非就地贬值呢? 
  于淑华:要想农产品就地增值,第一,农村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关键。现在我们缺产地市场,尤其缺产地集货市场、产地批发市场和类似山东寿光这样的区域中转(或集散)型批发市场。近年我多次考察南方市场,曾对海南5个产地市场进行详细考察,设施都非常简陋。但就是这样的市场,每年从11月到来年4月一直弥补全国的农产品消费和供应,年仅果菜大约运出近800多万吨。因为保鲜和保值方式粗放落后,农产品损耗很大。所以,必须要加大产地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促使农产品就地商品化。 
  第二,要重视农村或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今天我们已进入了信息流通先于商品流通的时代,农产品生产也到了需求信息指导生产的时代。我认为如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信息系统,把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种植户,就会调整农民的种植举措乃至农业生产结构,避免“多了就砍,少了就补”挫伤农民积极性。所以我认为,财政预算应该拿出一部分来补贴农产品的采摘、加工、流通,尤其是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他们组织、培训农民成为农产品流通的“职业经理人”,提升农民在当地就业和促进农产品产地商品化的能力。 
  主持人:我国农产品在储、运、销环节的保鲜保值效率低下,一直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一大软肋。大量损耗造成农产品暗中贬值,农民收入实际下降。目前正值夏季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于淑华:我在海南调研,看到鲜活农产品运输多还采用冰块保鲜。仍以蔬菜为例,我国封闭车或冷藏车运输使用率仅为5%左右,而日本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蔬菜都要经过预冷处理。由于流通保鲜技术应用差,使得我国蔬菜综合损耗高达25%左右,每年仅蔬菜商品量部分的损耗造成的物流成本费用就高达122.5亿元。所以我认为,积极导入冷链物流和产地加工与整理,对减少鲜活农产品损耗有积极意义。 
  冷藏链运输可将蔬菜损耗25%的部分降低至5%~10%,这还是保守的预计,与发达国家的2%~5%相比还有较大空间。据我们课题组调查,我国南菜北运、北菜南运价值高、产销地距离长的蔬菜,宜导入冷藏车运输以降低物流成本。 
  另外,冷藏车运输有利于减少批发环节,海南、广西等地的菜就可直接运到东北或西部各地。 
  当然,造成我国蔬菜大量损耗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是因为缺少现代供应链的系统管理和服务,缺少蔬菜产区与城市市场交易的信息平台。而多数蔬菜缺少产地加工与整理,更丧失了蔬菜就地提高商品率和农民增收的机会。若以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2006年的3587元增加了553元水平计算,减少蔬菜损耗,如果按1.4亿农村劳动力计算,则人均增收125~250元,可使农村劳动力人均再增加25%~50%的收入。 
  主持人:应该说,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尤其是批发市场建设在我国大流通的格局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力量。这样一支力量从眼下和未来考虑,是否仍将担当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看,您认为批发市场和其他流通模式需要怎样完善才能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于淑华: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约4300家,其中产地市场1500家左右,销地市场2700家左右。全国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比重高达70%以上,并且这一比重仍在升高,在大中城市约80%以上。日本这一比重也在70%左右。各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城乡农产品流通、交易中所起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 
  但是,无论经批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还是经其他模式流通、交易的农产品,长期以来均处于组织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的状态。因此,应注重从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入手,系统研究有利于城乡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将有利于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逐渐向规范化、组织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就完善和提升批发市场竞争力而言,应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农批关系。鼓励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直接进入市场交易,比如对进批发市场交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减免相关税费;免费提供相关服务如小推车等便于场内农产品的装卸;完善批发市场的信息系统建设,在结算的基础上,整理并提供相关产地产品产量、质量等级、产品价格、产品流向等信息咨询资源,真正搭建农产品产地与城市市场交易的信息平台;建立奖励及时结算的客商制度,以稳定市场货源渠道和交易等,这些都将是建立和谐农批关系的努力方向。当然,这也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主持人: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有哪些经验可供我国改革借鉴? 
  于淑华:发达国家一般都支持菜农直接参与流通,国家对农民组织共用的设施给予政策支持。如日本、韩国用手续费形式将生产、交易双方利益捆在一起,产地委托者向批发商受托者交付手续费,受托者在批发市场尽量拍出好价格,委托者不断将好产品送到受托者市场。 
  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当作公益性设施,一般不征收农产品批发市场工商管理税。 
  更值得借鉴的是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政策。一是体制纵向分工,管理权威性高。我国农产品长期以来实行横向管理体制,涉及的中央级主管部门多而复杂,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而日本蔬菜、水果的生产、流通、消费,在中央政府一级由农林水产省主管,内部纵向分工组织性强,管理集中,很少出现责任不清现象。二是政府用法律、政策支持农产品市场化。美国从林肯时期通过的《宅地法》,到大危机时期通过的《农业调整法》,一系列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为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三是以多层法规,实施严格管理。仅蔬菜而言,日本政府先后制定有《批发市场法》、《蔬菜生产上市安定法》、《蔬菜基本法令》、《蔬菜生产对策》、《价格安定对策》、《流通加工对策》等专门法律及法规,各部门还制定有相应的法令和条例,配套落实形成小体系。这些多层法规切实可行,不仅是蔬菜流通行为的准则,也是政府行政管理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的依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